3)第83章 第八十三章请安_风起太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谢阿耶,儿知道了。”安平公主谢过皇帝,又对太子说道,“麻烦阿兄了。”

  “无妨,有什么事你就和我说。”太子没有推辞,一口应下。

  “阿耶,那我呢,有事我能找阿兄吗?”福慧公主在旁凑趣。

  “只要你阿兄不嫌你烦就行。”皇帝没好气地说她。

  “阿耶,我这么讨人喜欢,阿兄怎么可能嫌我烦?”福慧公主不依。

  皇帝指了指她,笑了起来,大家都笑了起来,水榭中,一派和睦景象,真真是父慈子孝了。

  兖州位于河南道,离长安大概二千多里。

  周启年,原兖州刺史,现已卸任,正拖家携口,回京去叙职。

  他们一行人,这趟回京路,走的是水路。四月初,从兖州出发,经泗水入中运河,转头北上,入黄河,再往西,沿着黄河上行,一路到了潼关。

  周启年膝下有一子一女,女儿为长,名周蕙,远嫁弓月城,已有十多年未见了。儿子为幼,名周茂,年二十八,至今一事无成,周启年为他可谓操碎了心。

  他这次回京叙职,打算谋个京职,把家人在长安安顿下来,再厚着脸皮,求皇帝给儿子荫萌个小官做做。

  周家以耕读传家,周启年是先帝时的进士,偏偏到了周茂,他不爱读书,连生员都没考中,至今是个老童生,靠科举当官,显然不用指望了,周启年只能帮他想想别的法子。

  幸好儿子不争气,孙子还算争气,年纪虽小,却有定性,能沉下心念书,周启年也就懒得多管儿子,把精力放在孙子身上了。

  “阿耶,什么时候才能到长安?阿姊应该还没离开吧?”周茂问道。

  他们得了周蕙的家书,知道她会带着儿女,来给南杜的老夫人拜寿,将在京里留一些时日,这一路上,紧赶慢赶,就是想在周蕙离京前,见她一面。否则这一次错过,又不知道要过多少年了,才有机会见面。

  “过了潼关,入渭水,再过五六日,就到了。”周启年回道。

  他们带着家眷行李,走水路比陆路方便,只是许多地方是逆水行舟,才花了一个月,还没赶到长安。

  潼关离长安,不算远,三百里不到,顺流而下的话,一两日就到了,逆流而行则比较慢,需要花费五六日。

  “我这个做舅舅的,第一次见阿若阿衡,不知道他们喜欢什么东西?”周茂说着说着,又开始忧心这事。

  “阿若是大孩子了吧。”周启年这个做外祖父的,也将头一次见外孙外孙女,被儿子这么一提,他摸着胡子,考虑起来。

  杜衡还小,杜若今年十五岁,很快就要嫁人了,他这做外祖父的,见面礼的确不能太简薄。

  亓仲扬这个端午节,也是在路上过的。

  亓家兄弟商议好事情的次日,他就带着人出发了。

  他去长安,没有带家眷,带了家里的两个大掌柜,几十个伙计,以及二三十车行李。

  他从河州去长安,走的是关陇古道。

  这条古道,是西出之路,长安去西域的商人们,走的就是关陇古道,也是东进之路,昔日,他们的祖上,秦人就是沿着这条古道,一路向东迁徙,占据了关中平原,一统六国,定鼎天下。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