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二十三章 跟着感觉走_大时代195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列日涅夫眼睛一直在谢洛夫的筷子上,因为他发现这双筷子的灵活程度令人惊讶,于是好奇的问,“这是哪国的餐具”

  “中国的,很有意思的餐具不是么”谢洛夫面不改色心不跳,在吃饭的时候他并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而是显示自己良好的胃口,直接当所有人都不存在,自己胡吃海塞。

  “如果克格勃百万成员都像你一个饮食习惯,我们苏联的大米可能都不够用了”契尔年科哈哈笑道,苏联的水稻产量连小麦的百分之一都没有,所以他的话也不是太夸张。

  “所以这次的滨海边疆区的开垦,其实是种水稻的,那边的环境不缺水,再者水稻的产量比小麦要高而且水稻收获之后,还有时间种一些别的蔬菜”高一斤也是高,更何况高了不止一斤。而且水稻的生长周期比小麦要短,优势其实是比较明显的。当然不论是小麦还是水稻,比产量都比不过玉米,玉米的产量对这两种作物完全是吊打一般的存在。

  “水稻国内的需求并不高,到时候积压了怎么办”勃列日涅夫饶有兴趣的问道。

  “出口给中日韩朝,很多国家都有这个需求,日本就不错,对方也出得起价钱”说话的时候谢洛夫已经酒足饭饱,最后拿着一个木耳沾了一下酱油,嗯,味道不错

  苏联的出口,一般你有我也有的产品因为成本的问题,比如冬天暖气的费用,工厂建筑的成本,和每过几年就要翻新的公路等等,在和西方同类产品的竞争中不占优势,一些设计独特的产品则被纳入美国经济圈的国家限制进口,但粮食没有在这个限制当中,因为苏联粮食出口的很少,一般都是在进口。

  算一下时间现在滨海边疆区的水稻种植都已经很长时间了,谢洛夫应该去一封电报询问了一下,不过因为时间紧迫而且是第一年开垦,所以大部分规划中的集体农庄还是种小麦,因为已经赶不上了。明年才是种植水稻正式开始的年头。所以今年到底苏联能不能顶过粮食危机还不知道,但经过计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谢神棍在年初通过统计数据让第一书记先看看今年的动静,事实证明通过才信一部分的统计数据是非常有用的,三月份出现了雪融性洪水,到现在的干旱天气。终于让一群不信任克格勃统计数据的专家闭嘴,让他这个克格勃主席度过一劫。要是今年真的风调雨顺,谢洛夫就必须要再次找个地方点火转移注意力,不然苏联中央统计局非让他解释明白不可,可能还要解雇几个克格勃统计部门的学者平息对方的不满,幸亏他的记忆没有出错,苏联今年的气候确实稍微有点不对劲。

  蝴蝶效应也是有限度的,如果谢洛夫的出现能让天气都改了,那他就要怀疑这里是不是地球是不是来到了一个平行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