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六十三章 郑氏的发展_穿越之海权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应熊很清楚朝廷如今朝廷与各地的藩王越来越紧张,已经有不少朝臣陆续提出削藩之策,尽管这些奏折都被皇帝留中,可是皇帝暧昧的态度却让人浮想联翩。

  在吴应熊的内心里,非常不希望朝廷与父亲决裂,父亲已经是亲王爵位,世袭罔替,升无可升,眼下手里的军权反而成了烫手的山芋。

  若是父亲能够痛下决心放弃手中的权力,允许朝廷对关宁军进行拆分,吴家的富贵必定会与国同休。

  可是一旦与朝廷决裂,去争夺天下,就算成功又能如何,父亲都六十多岁了,还有几年好活。至于自己继位当皇帝,吴应熊做梦都没有想过。

  对于吴应熊的固执己见,夏国相也是非常的无语,既然吴应熊无法劝说,那就想办法将内兄的儿子带回去一个吧。

  “既然内兄不愿离开京城,不如安排一个世孙回到云南,在王爷膝下承欢,也让王爷享受几天天伦之乐。”

  这个要求吴应熊犹豫了,他觉得夏国相所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让儿子回云南也算给儿子一个选择。

  万一有一天最不想看到的事情发生,自己被朝廷拿问,还能有一个儿子承继香火。

  “我想想办法吧,毕竟公主的儿子离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找出一个充分的理由,不然会引起朝廷不必要的猜疑。”

  夏国相点点头道:“那好!内兄有什么紧急之事需要传递就到天桥夏记南货铺寻人传递,我们的暗号是......”

  吴应熊记下之后,便匆忙离去,夏国相知道自己来京城的任务没有完成,内兄的心已经偏向了朝廷这边,尽管是碍于亲情暂时不会出卖吴氏,终究还是有些靠不住了。

  夏国相又在京城安置了一番京城暗线的布置,留下留守的人员之后,便起身返回云南。

  回到云南之后已经是康熙九年(永历二十四年)的盛夏,朝廷建议削藩的声音已经是此起彼伏,成了公开讨论的话题。

  满清朝廷与藩镇的矛盾已经渐渐地浮出水面,不再是遮遮掩掩,天下有识之士都已经看出满清朝廷与藩镇之间必然会有一战。

  郑氏这两年的时间日子过得很平稳,西方的狗咬狗战争,使得他们一盘散沙,即使是红毛夷与斗牛国如何在西方国家游说,始终无法说服各个国家组成联军对付郑氏。

  尤其是还有一个在与郑氏的贸易活动中获得大量好处的约翰牛在其中搅局,搅屎棍的称号已经初具规模。

  在各方都保持一个相对平稳的状态之下,郑经难得的过了几年舒心的日子,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唐婉儿与锦瑟为郑经生的两个儿子相继出生。

  郑氏终于有了合法的继承人,郑氏上下一片欢腾,老实说郑经的年龄已经不小了,在人均寿命三十多岁的古代,到永历二十四年郑经已经二十八岁,再不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