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章 大陆交通线(一)_抗日之铁血远征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德军反复争夺,战线从北高加索一直延伸到斯大林格勒城下,1944初的寒冬远远超出了德军的预计,比起1943初似乎更为严寒,德军后勤仅仅为了前线所需要的棉皮靴就忙得焦头烂额。

  连续作战以显疲态的德军急需休整,而叼着烟斗的斯大林急于消除德国侵占北高加索油田迂回苏联大后方纵深的影响,解除斯大林格勒之围振奋苏联红军士气,苏军在斯大林格勒至列宁格勒到北高加索沿线,配合以聂伯河右岸发动了一次规模空前的巨大战役,左翼与右翼相互呼应,苏军为此投入345兵力,而迎战的德军兵力也达到了254余人。

  在斯大林格勒至列宁格勒到北高加索沿线近一千五百公里漫长蜿蜒的战线上,苏德两军你来我往,真真正正的大气魄,大厮杀,大战场,大流血,此次交战让“第二次世界大战”名副其实。

  此次战役苏军的左翼第一次反击与右翼的第二次反击几乎同时发动,作为战役的策划者斯大林对于此次战役抱以极为谨慎的态度。

  由于日军切断了东太平洋盟军对苏联的海运补给线,苏联失去了他们急需的卡车、飞机、武器的来源,苏联最高军事统帅部通过与德军的几次大战役就意识到了,如果苏军不能完成机械化和摩托化改编,那么苏军将不具备在战略上对德军发起迂回包围分割的能力,机动性甚至略逊于德军的苏军将无法掌握战争的主动。

  为了尽快完成.苏军的机械化与摩托化装备进度,提供部队急需的大量卡车,苏联战时工业委员会不得不减少坦克的生产份额用来生产卡车,这样一来苏军的坦克数量就大量减少,虽然总体来说苏军装甲部队的数量还是远远多于德军,但是苏军还没有意识到其坦克质量与德军存在的巨大差距。

  而在太平洋战场,日军.为了报复美国空军对其本土的轰炸,竟然组织了一次对美国本土的轰炸,虽然只有二架漏网的日机抵达,但是日军此次政治意义大于实际作用的轰炸彻底将美国炸醒了,美国人第一次真正认识到了日本带来的巨大威胁,日军此举给了一直在大声叫嚣要让小日本好看的尼米兹几个响亮的耳光。

  愤怒得犹如.公牛一般的尼米兹此刻正率领着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的主力游弋于南太平洋的瓜达尔卡纳尔岛附近,决意寻找日本海军联合舰队进行决战,已经进行了五个月之久的瓜岛争夺战也开始逐渐进入白热化阶段,日军和美军都不约而同的使用驱逐舰编队向岛上输送兵力和物资补给。

  日.军的驱逐舰编队名为“东京特快”!而美军的则命名为“西部骑士”!开始的时候日美两军你争我夺,有来有往,但是随着时间的延长和战事的推移,美国强大的工业实力和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