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4章 第三十四章_例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位的拨款凭证:“现在我所在的单位已经拨了100万下来,你们觉得够吗?”

  几个村干部面面相觑,凑近看了那张拨款凭证,瞬间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这等好事居然落在了他们这个无人问津的小山村。

  “那……那……那我们需要做什么呢?”村支部副书记张启东问。

  许蘅收起凭证,脸色缓和了不少,“我们现在先确定路线,然后请施工队进村。”

  “就这么简单?”张启东总觉得事情并没那么容易。

  “当然没这么简单……”

  刘大民一脸我就知道的表情,热切的期待又变得有些失望。

  许蘅漂亮的杏眸扫了一眼大家,突然笑了一笑:“修路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各种问题,譬如扩宽路面肯定要占村民的耕地或者房屋,赔偿事宜需要你们协调。”

  就这?

  对于他们这种与村民打了半辈子交道的人来说,小事一桩啊。

  村委会主任刘勇勇笑着拍拍胸脯:“这种小事包在我们身上。”

  “既然资金充足,我建议重新扩建一条路,原来那条老路虽然距离市区近,但与其他区县无法串联起来。”一直没开腔的村委会副主任李贺突然说。

  许蘅赞许地看了眼李贺,点了点头,“我同意李主任的意见,你们呢?”

  其余三个人相视一笑,“没意见。”

  意见统一了,后续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许蘅负责前方统筹,找靠谱的施工队进村规划具体路线,而刘大明他们则负责挨家挨户做宣传,协调村民让出部分耕地并动员他们投工投劳。

  当一切事宜准备妥当,沉寂许久的明台村迎来了开工的日子,村民们看到一辆辆挖掘机进村,纷纷在家放鞭炮庆祝,并且自发扛着锄头和大锤参与修建,很长一段时间明台村热闹得像过年。

  不到两个月,一条宽45米,长约20公里的通村路终于完工。

  站在这条通村路上,亲眼见证人背马驼成为历史的村民们老泪纵横,拉着许蘅的手表示感谢。

  至此,许蘅紧绷的那根弦终于放松下来。但这一切不过是开始,后续还要发展产业,这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

  许蘅一来就带领大家修通了路,这让大家对她空前信任,于是她趁热打铁成立村合作社,动员村民以土地和技术入股合作社,一起发展林下天麻和茶产业。

  许蘅将这种发展模式总结为“公司+合作社+村民”发展模式,即公司为前期发展出资,合作社全权负责发展,村民以土地入股,年底收益按4:3:3的比例分红,从而带动全村致富增收。

  当许蘅将这个发展模式向省里汇报时,得到了省里的高度重视,省里当即召开动员大会,将许蘅总结的经验在全省的贫困村推广,一时间许蘅成了主流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

  ……

  看着电视里,许蘅头头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