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 古丝绸之路的旅程_初唐逍遥王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古代横贯亚洲并联结非洲、欧洲的丝绸之路,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起过巨大作用,它曾经是联结中国、印度、希腊、埃及、巴比伦等世界文明古国的纽带,是东西方经济、政治、文化交流的桥梁,自张骞出使西域,首次开拓了中原通西域的道路以后,佛教沿丝绸之路传入中国,除佛教之外还有祆教、景教、摩尼教的传入。

  很荣幸的,一路往西,李泰见到了古丝绸之路上的宗教。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创始者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乔达摩・:::悉达多,即释迦牟尼。佛教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佛教的基本教义是:人是无常的,充满痛苦,只有信奉佛教,努力修行,才能彻底摆脱生死苦恼,进入涅盘境界。这些道理通过所谓“四谛”、“八正道”、五蕴”、“十二因缘”等教义表现出来。

  至隋唐时,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达到鼎盛时期,形成天台宗、三论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华严宗、禅宗、密宗等中国佛教宗派。宋朝之后,佛教各宗互相融合,又与本土的儒教、道教相互吸收,日益世俗化。也是自宋朝之后,华夏的文化已经与佛教无法再分开了,什么思维什么学说都印上了佛教的烙印,对此,李泰很厌恶,这般愚民的思想,怎可在华夏流传?必须抑制啊!

  祆教是公元前六世纪由波斯人琐罗斯德创立,即“琐罗斯德教”,在中国又称火祆教、火教、拜火教。该教奉《波斯古经》为经典,该教宣称宇宙万物无非分为善恶两大类,主张善恶二元论,认为:火、光明、清净创造善端。黑暗、恶、浊、不净、破坏、死是生恶端。善端的最高神是智慧或主宰神,恶端的最高神是凶神,认为在善恶两端之争中,人有自由选择的意志,也有自己决定命运之权利,其道德箴言是:“善思、善言、善行。波斯萨珊王朝(公元224651年)以拜火教为国教,并于这一时期传入中亚地区,丝绸古道上的康国、疏勒、于阗、高昌等地均信该教。

  从唐代至北宋,祆教信徒曾在敦煌广为活动,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文献中,有多处记载当时祆教在敦煌较为盛行。在敦煌停留之时,李泰与他们有了跟亲密的接触,目的很简单,能削弱佛教的宗教,他一概支持,不放弃。但伊斯兰教除外,此种思想不适合华夏子民。

  还有那提倡耶稣兼有人神二性的新说,翻译希腊科学,哲学着作的景教。自贞观五年(公元638年7月),唐太宗下令准予传教,在长安义宁坊造波斯寺一所,度僧二十一人。在洛阳的修善坊,也建有景教寺。李泰与西域景教教区负责人交谈了一翻,无一不是助其在大唐站稳脚跟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