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五十三章 青柠助学基金会与天大的笑话_我真的只想当一个学神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个助学基金项目——帮助秦克室友吴铸家乡里那个叫“石村小学”的村级小学。

  助学基金会的主要任务是向符合条件的小学提供捐款,修葺教学楼、给山村的老师发放补助,给失学儿童提供学杂费等等。

  具体怎样做最合适,还是要实践出真知,这个石村小学正好有秦克的朋友吴铸作为介绍人,算是比较容易开展的一个项目。

  秦克打算以这个项目为蓝本,先以一千万探探路,建立起完善的规章制度,然后再拿去年他和宁青筠在大草原旅行时经过的几个贫困村小学作来二次验证,尽可能地将基金会规范高效地运作起来。

  而且按照秦克的设想,他和宁青筠不会介入具体项目的实施,顶多只会建议资助对象。

  若是基金会独立良好地运转,就像青柠科技那样,秦克和宁青筠就能完全放下心来,专注回自己的学习与科研上。

  这第一个项目就是“青柠助学基金”的试金石。

  说干就干,秦克让助理方咏棠租了辆商务车,载着基金会的众人一起去石村小学。

  经过近六个小时的车程,又步行走了大半小时,众人才来到这个大山里的小村落。

  这里连手机信号都时断时续的,衣衫陈旧的村民们还在地里干活,浑身泥巴的小孩子们在田里疯跑玩闹,放眼望去全是老旧的黄泥砖屋。

  吴铸早就带着村长在村口等着了,见到秦克他特别激动,因为他已听说了秦克的资助计划。

  口拙的吴铸只是用力地握着秦克的手,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秦克笑着与他和村长聊了几句,然后介绍霍宝燕。

  较之年轻得过分的秦克、宁青筠,村长还是更看重霍宝燕这样的成年人,亲自带着众人去了趟石村小学。

  这石村小学的情况比想象在还糟糕,办学条件差,教学楼甚至是危房,连教工宿舍都没,老师们只能挤住在一间漏水的老祠堂里。

  众人都心头沉重,这样恶劣的条件,又怎能留得住年轻的老师?学生在危房里面上学也危险。

  在村长的引荐下,秦克和宁青筠、霍宝燕见到了小学的校长,一个瘦削而虚弱的老人,听到众人是来捐助学校的,老人家热泪盈眶地说道:

  “多谢你们,其实我们这些老头子都能熬下去,就是这教室实在让人担心哪,每到刮风下雨我们都没敢让孩子们在里面上课,生怕这楼就倒下来了……还有小庄他们这三个年轻人,住得也太简陋了,他们都快撑不下去了。”

  霍宝燕看向秦克和宁青筠,两人都没说话,只是给她投来了鼓励的目光,霍宝燕心中感激,知道这两位老板是放权给自己了。

  她诚挚地对老校长道:“校长,您放心,我们既然来了,就会尽力改善这些问题。至于具体能投入多少资金,能做到怎样的程度,我们现在无法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