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章十三 零点能与负量守恒定理_我当上帝那些事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量气体云出现的分裂情况,暂停了蒂兰圣雪的时间加速,询问缘由。

  蒂兰圣雪道:

  “是这样的。由于早期形成的气体云数量较庞大,在气体旋转凝聚的过程中,气体坍缩时的氢分子比氢原子辐射效率高,加速了气体冷却,从而使得气体的收缩更快。而因为两团气体云快速地收缩,就更容易分裂开来,而不是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大质量的恒星。”

  蒂兰圣雪的话让我颇受启发:

  “原来如此,人类关于早期恒星大质量假设并不完全正确啊,早期恒星反而是成对出现的双星结构,这样一来,因为一团气体云产生的是两个恒星而不是单独一个,质量就小了一半。质量小的恒星核心的温度就不会高到引发光子产生电子对。这样就会不会导致双数的元素大于单数元素比例,这也相当于增大了大质量恒星爆发时碳元素产生的比例,对于生命的形成,倒也是有利因素。”

  按照过去的人类猜想,宇宙中第一代恒星往往都是大质量恒星,质量在太阳的30到300倍,但是那样的大质量恒星在物理上非常不稳定,

  理论上说,当一个恒星质量大到太阳质量的160到240倍时,它们内部的高温、高压条件就可以使得光子可以转化成一对电子和正电子。这个过程要吸收大量的能量,这使得恒星核心温度降低,膨胀力变小,结果恒星在自己引力的作用下迅速坍缩,中心温度急剧上升,引发整个恒星失控的核反应。这就会导致上百个太阳质量的巨大恒星瞬间爆炸。这样不稳定的恒星,是很难产生大量碳元素的。而当早期宇宙中的恒星容易以成对的方式出现时,则各自质量下降一半,无形之中稳定性就大大增强了。

  “嗯。目前最早诞生的中等质量恒星有多少?”当蒂兰圣雪停止了时间加速时,我问道。

  蒂兰圣雪回答道:

  “检索完毕,目前在整个哈勃体积的宇宙之中,存在着中等质量数量为亿颗。”

  “很好,给我寻找质量最接近于太阳的恒星。”

  “主人,你想要在你的宇宙中创造人类么?”蒂兰圣雪问道。

  “对。创造出和自己一样的智能生命种群,恐怕是任何获得这本书的持有者的第一目标吧。”我笑了笑道。

  “好的检索b-v色指数在左右。目前在自转周期、恒星半径、表面温度、核心温度上接近太阳的恒星数量有二百六十七万七千一百四十二颗。其中有十六颗恒星与太阳的综合数据差异在%以下。”

  只有十六颗?!听到这个让我不甚满意的答案我不禁皱起眉来,但是随即却又释然:

  “那么在这些中等质量恒星的恒星系中有多少有类地行星围绕?”

  蒂兰圣雪微微眨眼,道:

  “对不起,主人,在这十六颗主序星中并没有发现任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