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8章:炮兵陈诚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自担任第十一师师长以来,一直以总理遗训委员长训示为行事圭臬,要求各级军官爱护士兵,不得克扣军饷,推行经济公开、人事公开、意见公开这三公开原则作为整军的主要内容,官长士兵化、士兵民众化、民众革命化,官长要与士兵同吃同住,自觉遵守纪律,督促士兵深入民众,规定各级长官之间均可以互相批评。同时改善部队装备,加强部队训练。总的来说还是取得了一些不错的效果,十一师的战斗力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这次看到东北军第七旅,我才发现我是井底之蛙啊!第七旅装备之先进,管理之科学,训练之认真都让我叹为观止!详细的我会专门起草一份报告呈递给总司令,这里我只只讲几个给我最深刻之印象。”

  “此次在安阳参观之东北军第七旅,下辖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工兵营,一个骑兵营和一个辎重团,总兵力一万六千多人。步骑工兵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不多说,单说其炮兵团,让卑职既羡慕又畏惧啊!这个炮兵团下辖四个炮兵营,两个营各装备七十七毫米之野炮十八门,另两个营各装备一百毫米榴弹炮十八门,全团七十二门火炮全都是可以达到十二公里以上的野战火炮,火力猛射程远,就这一个炮兵团的火力就将我中央军全部的炮兵都给比下去了!”陈诚是保定军校炮兵科毕业,建功立业的起点就是靠的大炮。1925年东征讨伐陈炯明的棉湖之战,在敌强我弱形式危急的时刻,当时还是炮兵连长右臂已经受了伤的陈诚,一咬牙走上炮台,将炮口瞄向敌方指挥所,连发三炮,发发炮弹都在敌方大本营中开花。这三炮立刻鼓舞了士气,全连炮兵个个抖擞精神,敌军被炮火轰散,四处奔逃。陈诚三炮定江山,取得棉湖战役的胜利。也一举奠定了他日后擢升和发展的基石。同时棉湖战役是蒋介石一生之中最值得夸耀的三大战役之一。此战不仅影响到蒋介石主持黄埔军校以来第一次出征之战的胜败;还直接关系到他能否得到执掌国民党最高军事指挥权的问题。所以,陈诚最重视自身炮兵力量的建设,也最注重对第七旅炮兵团的考察。“而且其所有火炮全部采用进口之机械化拖拉机拖拽,所以完全能够跟得上步兵的行进速度,能够有效地支援步兵作战。”

  “除了炮兵团之身管火炮之外,东北军步兵团、营、连三级分别装备150、82和60毫米迫击炮,作直接的火力支援。其步兵还装备有大量的轻重机枪、冲锋枪等自动武器,火力十分凶猛。”

  “哦?修辞,你能否编写一份这个东北军第七旅的武器编制表?”旁边的总参谋长朱培德插言道。

  陈诚从口袋里掏出一份文件递给朱培德,“益公请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