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工业振兴计划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择了希特勒,也进而选择了世界大战。英法由于经济危机,采取了减少政府开支裁减军费的措施,所以在1933年到1939年当德国还有苏联在全面扩军备战的时候,英法却长期减少军费投入,再加上英法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巨大的人员伤亡,整个国家弥漫着一股强烈的反战氛围,所以一再的对德国采取绥靖政策,寄希望于德军面对坚固的马奇诺防线知难而退去打苏联,结果呵呵。长期以来,我们都说英法在二战初期的失败尤其是法国四十二天亡国是由于两国政府的绥靖政策和陆军故步自封沉迷于马奇诺防线,被德国人先进的闪电战打得溃不成军。其实不完全是这样,其实两国的战败在开战前就已经注定,要知道从1933年到1938年,德国的军费投入是英法两国总和的倍,在那个军事科技日新月异的年代,当开战时,英法两国陆军虽然在装备质量上并不差,但是新式装备的数量完全不及德军,再加上军中民弥漫的厌战情绪,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如果说此次经济危机中有赢家,那一定是苏联了,原本工业、科技全面落后外交被全面孤立的苏联在经济危机中大力引进美国、德国等先进工业国家的先进工业设备和技术,后来在卫国战争中苏军使用的飞机、坦克、卡车几乎都是在这一时期引进欧美列强技术建成的工厂生产的,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工艺,苏联一跃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为在卫国战争中击败德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资基础,进而成为世界两级之一。

  张学良当然不会让苏联专美于后,他也要带领东北带领中国进入这场赶超欧美列强的快车道,为此,他与刘尚清、张振鹭等经济官员,宁恩承、阎宝航等具有国际视野的留学人员还有端纳等洋人顾问,当然最重要的是和杨琨深入思索反复商量,制定出一份东北工业发展规划。东北发展工业的自然条件本来非常优越,是一块非常难得的物华宝地。日本人曾说“满洲是日本的生命线”“日本比中国更急需满洲这块宝地”。东北的工业能源和矿物资源无论是蕴藏量还是生产量,也都位居全国首列。煤炭、铁矿、石油…东北都应有尽有,并且储量非常巨大。光是一个储量达到57亿吨、年产油5000万吨、中国第一、世界前列的“大庆油田”,就已经奠定了东北是中国石油基地、能源基地的地位。东北的矿物资源非常丰富,并且种类齐全,金属矿产包括铁、锰、铜、钼、铅、锌、金以及其他稀有元素;非金属矿产有煤炭、石油、油页岩、石墨、菱镁矿、白云石、滑石、石棉等。东北的铁矿储量约130亿吨,雄踞全国第一,其中110亿吨分布在辽宁省,光是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