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章:视察兵工厂_东北虎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赚点儿钱就走的驿站。再加上厂里还相继准备建设的职工之家、厂办医院、厂办小学、职工宿舍、职工技校以及职工夜校等福利政策,工人的积极性都被调动起来,工厂的效率大大提升,废品率也在不断的减小,这也让李宜春大为高兴,遂将这些政策推广到所有管辖的工厂。

  张学良到达兵工厂的时候,改革已初见成效,首先是从设备上,大量来自后世的先进普通机床替代了以前的老设备,新的机床都配有单独的电机,功率更大,刚性更好,一经采用就获得所有工人的好评,完全取代了以前的电机集中驱动,立式铣床、卧式铣床、各式各样的车床、冲床基本上取代了以往的手工修挫,再加上新式的硬质合金刀具的采用,让零件的精度和光洁度大大提高,老工人们高兴的恨不得一整天都泡在机床上。

  与后世的工厂相比,张学良感觉在现场6s管理方面兵工厂还做得很不到位,不过还是慢慢来吧,饭总要一口一口的吃嘛!李宜春汇报,到目前为止,兵工厂下辖的枪厂、炮厂、弹药厂已经完全实现了总司令年初定下的目标:截止目前枪厂月产79步枪5万支,冲锋枪2万支,捷克轻机枪月产量达到一千挺,毫米重机枪刚刚投产由于枪管等零件冷热加工难度还不好把握,预计产量100挺。炮厂每月生产60迫击炮1200门,82毫米迫击炮500门,150毫米重迫击炮100门,100毫米榴弹炮120门。弹药厂也全部完成了预期的设想。另外,现在我们还是实行的一班制,如果打起仗来实行三班制,各厂的产量有望最少提高一倍。

  张学良想了想,说道:“前面定的指标还是比较粗疏的,这段时间我和德国顾问团聊起这事儿,他们建议我最好是按照一个旅的装备为标准来作为兵工厂各种武器产量的标准。按照最新的编制表,我们一个标准旅将有三个步兵团、一个炮兵团、一个侦查搜索营、一个工兵营、一个辎重营,预计装备步枪4200支,冲锋枪1300支,轻机枪632挺,重机枪292挺,60迫击炮108门,82迫击炮98门,150毫米重迫击炮24门,100毫米榴弹炮54门,152毫米榴弹炮18门。弹药按照每名步枪兵90发子弹,冲锋枪三个弹鼓213发子弹,轻机枪12个弹匣240发子弹,重机枪1000发子弹,60迫击炮每炮弹120发,82迫击炮弹40发,150毫米重迫击炮弹20发,100毫米榴弹100发,152毫米榴弹50发为一个基数,其他物资另算。按照一个旅每个月两场高强度战役来算大致需要十到十五个基数的弹药。所以,在平时我希望每个月生产两个旅的武器,到战争期间每个月生产十个旅的武器,保证15个旅的消耗也就是225个弹药基数。”

  “目前步枪的换装已经全部完成,轻重机枪依靠进口的也大致能保证换装,缺口主要在冲锋枪、迫击炮和榴弹炮,按照现在的产量,到战时实行三班倒大部分的武器和弹药都能达到要求,现在的缺口主要是150榴弹炮和毫米重机枪子弹,不过我会克服的,一定达到总司令的要求。”李宜春拍着胸脯保证。

  “好,要的就是你这样的干劲儿!多几个你这样的干将,何愁外患内忧!走,去看看哈德曼研制的新炮,怎么样?试验的效果还好吧?”从年初开始以埃里希穆勒教授为组长的152毫米榴弹炮开发小组和以哈德曼为组长的100毫米榴弹炮开发小组就在全力公关,按照张学良要求的结构设计新型榴弹炮,上个月,100毫米榴弹炮样炮装配完成,立即开始进行试射,由于东北没有专门的武器射击试验场,也没有新武器试验大纲,事实上,东北军的武器基本上都是采购自国外,即使自制也都是仿制外国武器,不存在试验的问题,所以也从来没有新武器试验一说,所以李宜春亲自选定奉天东北方向棋盘山脚下一处山谷作为武器试验场,并由埃里希穆勒教授参照德军标准编写了东北军新兵器试验大纲。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