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撒泼放话搅婚事_穿到民国好好学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上回说到,要相亲的潘家人,终于姗姗来迟。

  在杜家的小院里,两家人寒暄着,潘太太就跟杜太爷,还有两位表娘说:

  “实在失礼,不年不节的,家里倒来了两拨客人,好歹安排妥帖了,才敢依约前来。”

  杜太爷自然很殷勤,一点儿不怪罪。杨家的两位表娘,自然也替潘家太太圆话,大家热热闹闹进了客厅。

  杜太爷和潘文绍,也都进来了。

  说话间大家落了座,袁妈有条不紊地,把茶水点心上上来。

  两位表娘,亲自上手斟茶摆点心。

  珍卿拿出最高端的仪态,慢条斯理地喝了一口茶,稍稍地吃了一块点心。

  她这点见人的礼数,除了跟姑奶奶学,还是在李师娘那里学过。

  耳濡目染了这么多年,做起来很有点样子了。

  那位潘太太,一边喝茶说话,就一边打量着珍卿。

  那大表娘察颜观色,就笑着跟潘太太说起:

  “小花的规矩,是从小跟她姑奶奶学的,还得过她师娘的点拨,日常待人接物,亲戚倒都夸她不错。”

  还说起李家的师父、师娘,一个人教小花读书写画,一个教她人情世故,小花学得可好,很得李家先生、太太的喜欢。

  潘太太自也附和着夸赞,心里也有一点点满意。

  潘太太所以应下这桩婚事,首先是她儿子格外殷切。

  再就是她嫁到王家的小姑子,极力赞美这个女孩子,说她心地善良,聪明机智。

  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这杜小姐师从李松溪先生。

  潘太太听丈夫说过,李松溪先生桃李满天下,虽说他如今谢官归隐,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而李松溪先生的夫人金氏,那也是出身不凡,她的生母是前清的格格,那见识、那气度,自然非同凡响。

  杜家的女孩儿得她教导,想来不会太差,如今一见果然不错。

  那潘文绍,也偷偷地看着珍卿,觉得她今天真好看,说话举动,也跟在学校不一样,很新鲜的感觉。

  吃了一会儿茶,两位表娘就提议,珍卿领着大家,到她的房间里去转转。

  潘文绍被杜太爷带着,在其他地方溜达溜达。

  到了珍卿的书房里,房间打扫得净洁无尘,书案上有新摘的梅花,插在一只木雕瓶子里。

  瓶子旁边,挂了一排各种毛笔,旁边还放着一幅九九消寒图,二表娘就拉着潘太太说:

  “这孩子写字挺好,我们好几家的字幅对联,都是她写的呢!小花,你写来请潘太太看看……”

  珍卿写了几行字,潘太太虽然也满口夸赞,那神情就淡了一些。

  两位表娘,带着潘太太里外走了一圈,一直尽量地夸珍卿的好处。

  等时间差不多了,他们大人,就移步到东厢房的客厅,远远地在那说话。

  珍卿和那潘文绍,就站在西厢房的走廊上,远远地看着他们,听不到他们在说什么。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