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章 严为明_磷火常同日色鲜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由精品提供的—《》第74章严为明

  几个士兵赶紧把他抬到了王瑾这里,但王瑾也没办法。半个肚子都被大刀豁开了,肠子不仅流出还有破裂,这得往人民医院送啊。单以失血量而论,不输血就是必死了。就闯营这种消毒靠醋,缝合靠缝衣针的救治水平怎么可能救得了。他带到战场的这几个大夫只能治跌打损伤,处理轻微的红伤和骨折,士兵要是受了致命伤基本只能等死。

  王瑾摇了摇头,送伤员来的几个同袍就知道不行了。他们都是老兵,自然知道这种伤已经不可能活,送到这里来也只是死人当活人医。王瑾低声问道:“他叫什么,家里还有什么人?”本来王瑾是问送他来的这几个人,没想到这伤员自己答道:“严为明,阳和人……儿正***名大郎,妻杨……乳名花儿……逃难……失散……帮我吧……不成了。”

  几个士兵看了看王瑾,王瑾点了一下头,其中一人俯身用匕首杀死了严为明。对于老兵来说,这样了结自己的同伴已经是很平常的事。王瑾身后的文书写下了他的遗言。其实记了也是白记,闯军得十几年后才有可能去找他的家人,怎么可能找得到。

  一个和尚一个道士开始一边念经一边收殓尸体。和尚道士吃不上饭造反的也不少,那种像王自用一样纯属顶着出家人名头的长工,就直接还俗了,但也有个别投奔闯军的僧道是有一些宗教修养的,至少会念几句经文。王瑾让他们别还俗,负责殡葬,17世纪的军队里有一点宗教生活还是有益的,在明末这个人间地狱中,让士兵们相信死后有神佛超度自己,多少也能让他们活得更有信心一些。

  从严为明的名字来看,他的家庭应该是有一些文化的,说不定还是个军官,否则不会起“为明”“正美”这样的官名。比如说刘宗敏,本来就叫刘大,“宗敏”二字是学徒之后师父给起的。王瑾隐约记起了这个人,当初他统计全军名册,着重调查过谁曾经当过军官。严为明似乎曾是个小旗,现在是陈虎山手下的管队。造反原因是欠饷,儿子生病把家中钱都花光了,他在借钱的时候杀了克扣军饷的上官。

  身为下级军官,被自己的父亲起了“为明”的名字,也曾为国戍边杀敌,结果却因为几两银子而做了反贼,家破人亡,最终死在明军手里。在这个乱世之中,他的人生甚至算不得特别悲惨的。但是在这个大战在即的时候,还是引起了王瑾的感触,或许是因为和其他普通百姓相比,他与当了多年兵的王瑾更像同类。大明朝还有无数这样的人,在这个外虏**,国将沦亡的时候,他们不仅没有前线杀敌求取功名的机会,甚至连生存都不能保障。王瑾当年也曾经想过要不要一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