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5章:自寻死路,态度转变!_大唐:开局错认李二为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是襄城有孝心,快给母后呈上来,这金凤十品,还真是让母后欣喜不已!”

  听闻此言,襄城自然是顺着杆子往上爬。

  连忙挥了挥手,顿时,一个太监就躬着身子走了上来,一个被红布包着的托盘被他捧在手中。

  没有之前的激动和犹豫,长孙直接掀开红布!

  登时,一道金光充斥长孙眼中,定睛一看,赫然是一个雕刻的栩栩如生的展翅欲飞金凤在阳光的照射下,泛着璀璨的金光。

  光看金凤,就知道此礼的不凡。

  嘶……

  长孙也是顾不得皇后仪态,控制不住的倒吸了一口冷气,光看这木箱封面,便知道这是用黄金填充。

  而此木箱更是长约两尺,宽一尺,高半尺多余,并且此木箱除过上面的金凤之外,四面皆有两个栩栩如生的小金凤,总共九凤,呈九凤呈祥之寓意。

  在此木箱之上,雕刻九个金凤,得用多少金子,光想想就心颤不已。

  一旁的李世民也是脸皮直跳!

  襄城送的礼越大,那对他的心理伤害就越重,脸也是越红。

  原本他以为自己拿到的是最好的东西!

  结果却是忘了自己是用商人的身份要的,而襄城却是点名了要给长孙皇后送礼。

  这其中的差距,稍稍细想,便能清楚。

  但这并不能避免他给心中小本本记账,看来皇太后的陵墓该有人去扫扫了!

  李承乾悄然抬头,微微瞥了眼李世民,待看见脸色奇差之后,不由会心一笑。

  怒吧!

  怒吧!

  父皇越怒越好,这样我就有机会了!

  正此时,长孙的声音再次响起。

  “陛下,你快来看看!”

  “嗯?”

  面色通红,正盘算着让段纶扫多少天陵墓的李世民闻言,登时一愣。

  而长孙却是催促起来:“陛下,快来看看,这有一首好诗!”

  “好诗?”

  李世民眼睛陡然一亮,急忙上前,目光顺着长孙皇后的手指的方向望去,登时,一串在铜镜两边同样用金子雕刻的字样就冲进了视野。

  “金凤对翘双翡翠,蜀琴初上七丝弦。鸳鸯交颈期千岁,琴瑟谐和愿百年。”

  一字一顿,被他缓缓念出。

  待最后一个字落下,他心中顿时巨震,同时,眼睛骤然散发出璀璨亮光。

  “好诗!好诗!好诗啊!”

  李世民拍着大腿,大声喝道。

  声音之大,震得长孙也是一个哆嗦,当即嗔怪的拍了一下李世民:“陛下!”

  听着这话,李世民也是尴尬的摸了摸鼻子,笑呵呵道:“皇后莫怪,朕太激动了!”

  “陛下没看出其中寓意吗?”

  长孙白了李世民一眼,有些不满。

  “当然,当然!”

  李世民连连点头,作为一个爱诗之人,他岂会看不出其中寓意,这分明是一个祝福长孙与自己和谐百年,白头到老的诗句。

  其中的寓意,更是令人感怀。

  著作之人,他心中也已经有数,除了李沐那家伙,他可不信谁有这本事。

  但还是老怀大慰的看着襄城:“襄城丫头,有心了!”

  此话一出,李承乾脸色骤然一变,顿时怀疑自己是否听错!

  丫头?

  怎么可能?

  父皇怎么会用这么亲密的称呼,皇姐不是最不得宠吗?

  同样吃惊的还有众多皇子皇女,一个个脸上皆是露着惊讶之色。

  “陛下,不生气了?”

  “生气?为什么生气?女儿为母亲送上更好的礼物,父亲应该开心才对,怎么会生气?”

  李世民笑着打了个哈哈,掩盖刚才的尴尬。

  长孙闻言,轻笑一声,也不在追问,只要将此事解决就好。

  襄城见状,心中顿时松了口气,父皇开口不怪罪,那就是真正的将此关过了。

  连忙躬身上前:“父皇,母后,儿臣,祝您们琴瑟和鸣,相守百年!”

  “嗯嗯!襄城丫头,此礼母后收下了!”

  长孙拍了拍襄城的手背,满脸笑意:“快给母后讲讲此礼有什么,又为何称为金凤十品?”

  说着,便将襄城拉到自己座位上坐下,目光紧紧盯着金箱,眼中满是期盼。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