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4章:一将无能,害死三军_大明永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吗?

  如果那不是李景隆在瞎胡搞的话,分明就是不想瞿能立下大功!

  这已经不是李景隆到底有没有能力统率大军的问题了,事态严重到李景隆非但没有多少领兵能力,还特么妒贤嫉能啊!!!

  军队最怕的不是主帅无能,最怕的是主帅无能外加会坑人,极为严重的是除了上面两样之外再加上妒贤嫉能。跟上了这样的主帅,死了不止是白死,将是那种死了会连累家小,还必定留下骂名的下场!

  朝廷军的将校不会让军队哗变,原本坚定效忠朝廷的心会动摇,反或不反看燕王那边有没有人前来联络,又是开出什么样的价码。

  朱棣很清楚造反这种事情要朋友多多的,敌人少少的,能拉上一个算一个,不用吕阳去提醒也一直在行使收买拉拢的手段。

  其实朝廷也在对燕军进行收买拉拢,什么拨乱反正既往不咎之类,开出的加官进爵则是比较小气,好像既往不咎就是对造反之人最大的恩赐了。

  别提,不是朱允炆小气,要看看中枢都是哪些人在当大臣。

  一看朝廷那样,燕军这边想不变得更加团结都难,等于朱允炆又给朱棣加“助攻”了。

  原本以为依样画葫芦可以攻进北平城的李景隆,同样集中火炮轰城门,只是现在火炮基本没什么准头,又或是操控火炮的人放水,反正轰了很久才将张掖门轰中,然而受命冲锋的朝廷军部队,他们冲上去很快就被杀退。

  看出是在演的李景隆当即发火,下令将带队官抓起来要砍头,发现将校和士兵都在用冰冷的眼神看自己,愣住的同时,心里也开始发毛了。

  那一次李景隆没有砍人脑袋,他真的不傻,只是太自以为是又不顾别人感受而已。

  不顾他人感受,总是要顾忌自己睡觉会不会割掉脑袋吧?李景隆一点都不想得到一睡不醒的下场。

  李景隆这一退缩,很快发现自己对军队失去了控制力。

  到了这个时候,但凡李景隆有点逼数,他都应该想着及时止损进行退兵,撤到后方稳定军心的同时,再让中枢派人前来配合,对军中将校进行更换或是清洗了。

  而李景隆的的确确也是想退兵了,只是要下达各项命令时,突然下了一场大雪,撤军的时间也就被延后。

  在某天,天空依然在飘雪,大地之上的银装被加厚。

  停止攻城的朝廷军,将士大多窝在帐篷,哪怕是有值岗任务的将士也是能躲就躲。

  没办法,对北平城久攻不下,再有李景隆的一些操作弄得离心离德,大军没有原地崩溃都算是将士对朝廷忠心耿耿了。

  很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的李景隆近期只在想一件事情,怎么把自己从所有事情中摘出去,保证皇帝对自己的信任。

  想得入神的李景隆起先没有注意到外面的喧哗声,等他有点回过神来听到吵杂声,第一时间想的是:“终于哗变了吗?”

  所以,他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会让军队哗变,搞到现在哗变才发生,还觉得挺意外的?他动作非常迅速找来一个事先准备的包裹,麻利地给自己进行换装。

  “燕军杀来,将军速走!”有亲兵冲进大帐,看到了已经乔装成一副小兵兵模样的李景隆。

  “非是哗变?”李景隆问道。

  必须明说一件事情,亲兵看到李景隆打扮成小兵,一时间真的想拔刀自刎算了。

  燕军已经杀入营寨,吕阳就在朱棣的身侧。

  朱棣对那么轻易杀进来,尤其没有遭到像样的抵抗,比较迟疑是不是中了圈套。

  吕阳则是发现朱棣刚才没有听见,重复喊道:“王爷,务必使李景隆得以逃脱。有他担任朝廷大军统帅,胜过王爷麾下突增百万兵马!”

  这时候朱棣还在纳闷是不是中计什么的,听清楚吕阳讲了什么话,一时间露出了愕然的表情。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