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 少年之死(三更)_龙飞凤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宋宁从山下走下来,到底部时,宋元时冲着她伸出手。

  “小心。”他道。

  宋宁搭着他的手跳下来。

  沈闻余停在后面,微微一怔,打量着宋元时。

  乌宪冲着沈闻余挑眉毛。

  沈闻余没理他。

  宋元时接住宋宁,待她站好轻声问她:“验尸你可要请人来?方才我见你验尸有些随意。”

  “这里不方便,待回衙门后我还要细细查验。”宋宁问道,“张松清家里人来了吗?”

  宋元时没有见过她真正验尸过程,听她这么说,就没有再多问。

  她虽看着玩闹,但做事从来不会马虎敷衍,他道:“听说在路上了。”

  “嗯。这里交给你了,如果家里人来,一起带去衙门。”

  宋元时颔首。

  宋宁到落梨院的院子里。

  薛因望着她,脸色僵硬,语气也不大好:“大人,学生们都请回来了,大人有什么要问的,请自便。”

  “但还要请大人温和一些。出了这么大的事,都是孩子难免受惊慌神。”

  宋宁并不打算计较薛因的态度,现在这个时候,薛因能忍着对她不恶语相向,就表示对她是有忌惮。

  至于敬怕,他早晚会的。

  “劳驾带我去张松清的教室。”宋宁对薛因道。

  薛因应是,一边走一边给宋宁大概介绍落梨院。

  这里的学生统共分三个年龄阶段,读的书也基本差不多。

  七八岁到十岁左右,十岁左右到十四五岁,余下的则就是十五岁以上。

  课业则以科考为主,分算术、法令、书法……又学论语、大学、春秋等书目。

  年纪小些的,则又以启蒙教学为主。

  “张松清在高甲班,今天上午一共有两节课,一节是《春秋》一节则是文才。”薛因道,“《春秋》是田先生教,文才则是在下教授。”

  宋宁认真听着,乌宪捧着纸笔在后面记录。

  他在阆中县衙誊抄了几年,莫说捧着板子边走边写,就是悬空写字,他也有自信。

  而且,这样做笔录也要挑选重点记录,并非每句话都写,否则来不及。

  这挑重点记录,也需要经验,乌宪誊抄几年案件卷宗的经验,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高甲班一共多少人?”宋宁闻着,薛因回道,“一共有十六个人,最大的今年十九岁,最小的就是他了,他考的成绩也是最好。”

  “我们还打算推举他明年去秋试。”

  童生考试,考的好的是秀才,考的一般的是生员。张松清才十五岁已是秀才,可见他成绩确实很好。

  薛因重视他,推举他去秋试。

  这已是莫大的肯定,是个有前途的孩子。

  “可惜了,出了这样的事。”薛因叹气。

  宋宁也觉得可惜,这样的孩子是一个家庭甚至一个族里的希望和未来。

  “他寻常个性如何?”

  薛因怔了一下,不理解宋宁为什么问张松清的性格,他想了想回道:“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