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十七节 失踪_大宋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有在穿越之前好好读一读女频的小说了。他要去拜访童穆。

  呼延庚骑着马来到汴梁里城,汴梁比他刚刚带领河防军回来时萧条了不少,开城以后,确实有大批的百姓出城南下。客观的说,这些百姓出城减轻了汴梁粮食供给的压力。

  汴梁被围城已经三个多月了,虽然百姓常常抱怨米价腾贵,但呼延庚还从未在市井上听闻要与金贼讲和的风声。

  汴梁的百姓是受过教训的。在金兵第一次南下时,完颜兀术就在城东北面杀掉了十余万逃难到开封的百姓。

  朝廷要讲和,由中书侍郎王孝迪担任专领收簇合大金国犒军银”,他公事在身,十分卖力,连夜亲自赶写了一道文榜贴在东京各道城门和通衙大街上,限士庶人等在三天以内,把全部财物都交纳归公,送去给金人抵折。

  违者就要抄籍,文榜中写得明白,“此则免吾民肝脑涂地,”不然则“男子杀尽,妇人虏尽,宫室焚尽,金银取尽。”

  汴梁百姓将王孝迪称作“四尽中书”,说金人要“杀尽虏尽、焚尽取尽”,总之是要把家财全部献出来送给金人,才免得肝脑涂地。王孝迪造出这些舆论,就代替金人到百姓家中“四尽”了。

  当时一夜之间,在“保民”的外衣下,王宗濋、王孝迪、王时雍等人亲自带头,官抄民家,后来被抄的范围还扩大到指定的名单以外,被抄的不下数千户。

  开封府的凡是公人,借口查抄,就可以随意进入民家,进行勒索,搜查甚至抢劫,公人们成了变相的强盗。

  被作为财神的对象当然倒了霉,被抄得寸缕无存,至于那些因私怨而被牵连的对象,遭遇更惨,到处都发生血案。那一夜当中,当场被打死、逼死、被奸致死以及老人小孩惊吓致死的人命不止二三十条。

  著名的歌妓赵元奴,崔念月等都遭到不堪忍受的侮辱。抄家的油水不足,何况抄来的财物,大部分都被当事人朋比瓜分,真正登上官府帐册上的不过三分之一,总数也不过几万两银子,但汴梁的民众却大受苦楚。

  代替金人抄掠的四尽中书已经如此难熬,那讲和后金人亲自来抄掠岂不是骨头也剩不下了。

  汴梁的民众非常的清醒,坚决不许皇帝与金贼讲和,在这次抄掠之后两天,就发生了著名的宣德门磕阙,二十万开封百姓聚集在宣德门前,要求恢复李纲的职务,对金抗战。也就是在宣德门磕阙之后两天,金兵解除了对汴梁的围攻,带着金二十万两,银四百万两撤营北去。

  而在另一个时空,金兵第二次围攻汴梁,终于攻陷四面城墙之后,就开始强迫(或者说勾结更合适些)宋朝的官吏,在汴梁“根括”,要将汴梁的财富连根刮尽,金兵撤走以后,汴梁户口“十丧其六,家家四壁如洗,空无一物,”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