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一节 梁山_大宋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外合,帮助梁山夺了郓城,竖起扶宋灭金的大旗不提。

  宋金双方在山东,分别占据了些主要城镇,而四下的小城和郊野,就留给了保甲和地方豪强。

  自打呼家军进入山东,李成和孔彦舟等人,就结束了在山东的掳掠,沿着运河南下。

  李成南下淮西攻城略地。虽然几度几度受挫,但他称孤道寡的野心并无丝毫收敛。有人问李成:

  “天下何时可定?”

  李成吟哦诗句回答:

  “凭君莫问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他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决心在白骨堆上成就其割据事业。

  宋廷试图以镇抚使的官封笼络李成,这当然不能使他餍足。他佯装受命,以麻痹宋廷。

  自金兵突然再攻汴梁,呼家军无暇追击他的时候,李成分兵三路:都统领胡选屯兵淮西路,进犯池州;副都统领“花衲袄”马进率部渡江,攻占江州,又南下转掠鄱阳湖以西州县;李成本人则率军接续渡江,以江州为基地,攻打鄱阳湖出口的湖口县。李成军一时之间占据江淮约十个州军,“连兵数万”,号称三十万,有“席卷东南之意”,一时对宋朝构成了重大威胁。

  宋廷为此特命张俊为江、淮招讨使。张俊颇有怯意,说了一番李成兵众势盛的话,宋高宗说:

  “今日诸将独汝未尝立功。”

  张俊最后不得不“恐悚承命”。但经他请求,宋廷将神武前军、陈思恭的神武后军、岳家军等都拨归他指挥。

  岳飞退守江阴军后,为安全起见,将军队家属送回宜兴县。

  在得知金兵又攻汴梁的消息后,岳飞上书江南的中书汪伯彦,认为这是“救援汴梁,立功朝廷,在皇帝面前戴罪立功”的好时机。岳飞一直没正式承认新帝赵构,但对江南的中书省礼敬有加,没有撕破脸,而赵构也没有力量来对付他这样的地方实力派,就这样含混着把名分问题拖了下来。

  岳飞接到赴江东路饶州集结的命令,心中打定主意,有机会就向北侦查,看能否参加汴梁战事。

  他将军队眷属自宜兴县携往徽州安置,并且命令汤怀负责留守。宋军以步兵为主,机动性本来就差。每次移屯,又须扶老携幼,拖妻带子,使“兵贵神速”成为空话。上次援楚州和此回救江州,都可作为贻误战机的例证,这是宋代募兵制下特有的弊病。

  七月十四日,岳家军方至徽州祁门。由于摆脱了家属的累赘,方得以加快行军速度。但当岳家军赶到饶州州治鄱阳县时,张俊的大军已经启程了。江州既被攻陷,眼前最紧迫的任务,自然是救援江南西路的首府洪州。饶州和洪州之间阻隔着烟波浩渺的鄱阳湖,张俊的五万大军,至少有一部分是穿湖而行的。

  张俊军到达洪州后,马进军也连营于章水西岸的西山,屡次下战书挑战。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