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二节 西伯_大宋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文明把夷狄都“变过来”。

  韩愈说“孔子之作《春秋》也,诸侯用夷礼则夷之,夷而进于中国则中国之。”《春秋》以“礼”作为判别夷狄与中国的标准,凡是言行符合“礼”的,夷狄亦可视为中国,反之,则中国亦可视为夷狄。所谓礼,即以“周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

  这两句话的核心,就是以夏变夷,以华夏的典章制度同化周边夷狄。比如后唐,本来是沙陀人,但已经被唐朝同化,穿汉服,说汉化,以中原之主抗击塞北夷狄的进攻,被后世历朝历代都认为正统的汉族政权。

  更不用说杂血鲜卑的隋唐,被视作正统汉族政权的第二个高峰。宋朝立国以后,也是这样做华夷之辨。因此同样是党项人,西夏就是夷狄藩属,折家就是宋臣。

  折可求的本意,是想推卸掉救援永兴军的责任,手握私军,待价而沽,但被女儿缠得烦了,说出“我家是党项人”之后,突然脑洞大开,自己是党项人啊。

  在这风云际会的改朝换代之计,自己为什么不能争取一个更高的位置呢?西夏之祖李继迁也不过是一个节度使而已。

  “三娘,你先出去,和彦康说,明天先不要走,为父不是不去救永兴,只是要慎重,要万无一失,折家列祖列宗一百来年的心血不能赔进去了。”

  在劝走了女儿之后,折可求开始脑袋发痛。他本是武人,最擅长马上厮杀,却不善于错综复杂的势力倾轧。

  “你是说,我们折家是党项人,就不会忠于大宋?”折月岚质问呼延庚,她有些气急:“呼延氏还是匈奴人呢。”

  两人并马而行,高鹭在呼延庚的另一侧骑着马。

  呼延庚向折月岚解释:“不是我说的,是折可求真的这么想。其实党项人也罢,鲜卑人也罢,匈奴人也罢,六百年了,早就归于华夏。我所创的轩辕教,你也不是不知道,只有轩辕子孙和夷狄的区分。匈奴是黄帝苗裔,鲜卑是西陵氏之后。”

  呼延庚说到这里,突然发现一个问题,匈奴归汉是众所周知,但西陵氏就有些生僻了,比如折月岚就不知道,趁着折月岚对西陵氏还没反应过来,呼延庚改口,换了一种说法:

  “党项人是鲜卑的一支,鲜卑是西伯的化音。所以你们鲜卑人是周文王之后。”

  “当年周文王有一百个儿子,到武王伐纣的时候,有几个武王的兄弟不同意,说这是这是造反呀,要灭九族的。于是几兄弟要为周文王留一支遗脉,他们带着部落一路北行,终于在塞北的一处草原上停下来,繁衍生息。因为是西伯侯的遗脉,故而那里就被称作西伯利亚,那里的人就是西伯人,即鲜卑人。”

  “哼!”见呼延庚总是哄着折月岚说话,高鹭在一旁插嘴道:“西伯好说,利亚又是什么鬼?”

  “利指益处,水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