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十九节 旧瓶装新酒_大宋武夫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走陆路,呼延庚走海路,看谁耗得过谁。

  在沧州,已经可以开始种田了。

  呼延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让河北东路转运判官张彦橘把责任担起来,将整个河北东路各个州府的税收民政都统合起来。最北面的霸州和青州已经没有知州,转运司的命令直接下到县里。

  河间知府孙立是个武官,还是呼延庚任命的,张彦橘只消让常驻河间府的郭永点头,政令就在河间畅行无阻。

  南面的棣州知州宗室赵正云非常合作,凡事可以和他商量着来。

  只有最南边的滨海知州董谊,未必会听话,呼延庚让张彦橘正常行文,滨州要是拧着来,就先把黑账记上。

  张彦橘给河北东路下的第一道公文,就是统计夏秋两税的执行情况。

  果然,河间府、沧州、棣州、霸州、清州下辖各县,都如实上报,并且按照要求将粮食送往河间大库。唯有滨海,拖延上报不说,还将粮食违背常例,送往河北西路的大名。

  呼延庚在心里默记了一笔,要让王贯清写个秉贴,送到宣抚司去闹一把。随后继续听张彦橘汇报税收的完成情况。

  “今年只是应急,才通过豪强去收税,从今冬开始,各乡、村力行保甲,税收也由保甲完成。”

  熙宁六年,宋朝开始在全国实施保甲法,以五户为一保,五小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即变成为五——二十五——二百五十户的保甲组织。甲头是由地方上十至三十户中,设一甲,立一甲头,负责收税。由都保正、都保副正及大保正负责地方治安。

  这只是大体的规定,各地施行略有不同,但只要有这样的规定,呼延庚就能旧瓶装新酒,将保甲制度变成基层管理和动员机构。

  “每都保设都卫队,编制五十人,农闲时训练,平日防盗。每都保设押正、押副各一员,平日负责教习武艺,管理配发到乡村的刀枪弓矢,监督税收,捕捉盗贼奸细。如若转运司动员,则押正带二十五人出征,押副升为押正,在保中留守。”

  “本朝的保正,都是本乡本土的富户出任,这押正一个外人,只怕没有根基。”

  “先把人派下去,金兵来了,不管本土的,还是外来的,都会没有根基,一切从头开始。”

  呼延庚想了想,这批派下去的押正,还是从军队抽调吧,一起这个念头,他又犯了难:军汉大多不识字啊。

  什么都只能慢慢来,不能急。呼延庚想着,于是交代张彦橘:“先把人整个河北东路的都保数量统计出来,然后从右军中抽调五百老军,告诉他们可以在本地安家,随后两人一组,派到各个都保去。”

  张彦橘道:“可以转运司的名义,将各县的保正召集到县衙开会,打探一下保正们的虚实,完全不合意的,立即撤换。”还是张彦橘这种官僚擅长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