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2章 截胡_清穿之皇子的自我修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从河南离开后,康熙一行并没有在其他地方多做停留,而是直接南下到了江宁。

  江南文人士子聚集,民风与北地多有不同。

  文人多了,想象力也出众,既能于润物细无声处歌颂人,又能变着法儿损人,叫人有苦说不出。

  康熙的趣话他们自然是不敢传,但是不代表其他人的故事也不敢说。来到江南后,几乎所有人都提着心,也加倍小心了一些,就连十四看着也比寻常时候看着更是正经了一些,更何况是旁人。

  这日傍晚,风餐露宿了大半个月的殷陶,终于在江宁行宫里住了下来。

  不得不说,江宁这一带到底还是有钱,行宫果然还是比盛京更好不少,不论是建筑还是园林,说是美轮美奂也不为过,室内摆设更是富丽堂皇,饶是殷陶见识不少,也有些看住了目光。

  第一日晨起后,照例去太后那里请安的。

  今儿人照例来得齐全,就连康熙也比往日来得更早一些。

  江南风气和京中不一样,受多年儒家文化熏陶,更看中“礼仪仁孝”这些读书人该具有的美好品质。

  康熙作为万民表率,这次奉太后出行,原本就有这个意头在里面,此时为了展现出自己的“孝道”,发挥典范的领导带头作用,更是要好好表现一番。

  因为太后曾经特别跟康熙提出,自己喜欢万琉哈氏,康熙便叫了万琉哈氏跟着太后伺候。

  康熙见太后今日妆扮得甚为齐整,贵气与美观并存,看着比往日里更是精致了几分。

  太后是蒙古人,周围宫女嬷嬷都是从蒙军旗包衣里头挑选出来的,审美也更偏草原的粗犷式审美。而万琉哈氏心思细腻,手艺精巧,太后今日的妆扮一看就是她的手笔,也更符合江南人士的审美。

  康熙心里头觉得极是透气,用赞许地眼光看了万琉哈氏一眼,道:“万贵人侍奉太后辛苦,梁九功,把昨儿浙江巡抚进上的那两柄玉如意取来,赏万贵人。”

  万琉哈氏愣了一下,康熙赏的东西并不少,但是这么人前大张旗鼓地赏赐却是头一回。

  万琉哈氏谢了恩后站在一旁,尽量降低存在感。

  今儿皇上带出来的娘娘不少,万一风头太过招了哪位的眼,随便出点招数都够她喝一壶的。

  紧接着,康熙夸赞了夸赞五爷品行正直纯善、殷陶一向勤勉,读书练武都破有进步。

  五爷被夸得有些诧异,低着头老大不好意思。

  康熙的夸奖当然不是白夸的,殷陶也是低着头,默默等着康熙说下文。

  果然,殷陶就听康熙接下来道:“初到江南,朕事情不少,你两个就替朕在太后这里尽孝吧。”

  两人起身应了下来。

  五爷心里头高兴极了,方才被皇阿玛夸了,现如今又接了这么个好差事,不光能陪着太后不说,还能跟十二弟一起,最重要的是不用伴驾,跟着皇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