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年所得_崇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个时代后,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为了保证他的手中能掌控足够多的粮食。

  令朱由检高兴的事除了粮食的丰收以外,还有王府侍卫的训练成型。粮食的事,朱由检虽然关注,但是他其实插不上手。但是,王府里的侍卫就不同了。

  朱由检除了有兴致的时候,去看看自己的产业,剩下大半时间都呆在王府中。而朱由检在王府的时候,经常会跟着侍卫们一起训练,虽然没有每天勤练,保持一个好身体是肯定能达到的,毕竟适当的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

  对于王府里的侍卫,在朱由检的亲自过问下,都获得了足量的食物,保证侍卫们拥有足够的体能来进行训练。朱由检还禁止府内的内侍随意使唤这些侍卫,除了朱由检亲自调动侍卫,其他人每次有需要调动侍卫,先向王承恩请示,然后由朱由检认可之后才能调动侍卫。且每次调动侍卫必须备案。调动侍卫的使用时间、调动事由、负责人、经办人都必须要必须详细备案记录。

  朱由检关注每一个侍卫的家庭情况和以及他们的成长经历。遇到有那些家困难或是家人生病的情况,朱由检该放假的放假,该赏钱的赏钱,甚至会为侍卫家属延请大夫,当然,御医是不可能的了。

  如此一套完整的后勤,加上一年来合理的训练,信王府内原先得过且过混日子的300锦衣卫校尉,已经变成了一批精锐,可以说是不比任何武将家丁逊色的精锐。

  而这300侍卫,就是将来朱由检编练亲军的种子。古人曾经说过:“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朱由检觉得这话非常的有道理,作为天子,就是要兵强马壮。

  朝堂上党争不断,地方官员的欺上瞒下,关宁军动不动就哗变闹饷,甚至到了崇祯朝后,地方军阀土匪化等等问题,归根结底不还是因为天子手上没有足够威慑的武力吗?

  朝堂上为什么会党争不断,因为天子要靠他们来稳固地方,巩固统治,试想,若是拥有足够的武力,地方的稳定不需要依靠那帮文官,他们还有随意谩骂天子的勇气吗?他们还敢在朝堂上吵吵闹闹吗?

  朱由检认为他们不敢,想想这帮东林党人在满清的朝中为官,可从没听人说过谁骂过皇帝,或者谁在朝堂上争闹不休的。

  朱由检相信,只要有强大的武力威慑,无论文官,还是武将都是大明的忠臣。

  现在朱由检要操心的是商队的问题,通过各种关系穿针引线,王府借助晋商的力量,终于在张家口将商铺开了起来,然后是宣府的货栈也是找到了地方。接下来的事情,就是依托商铺组建商队的事了,商队需要在来年春天开始就进入草原,收购羊毛,顺便探查各方动向。幸好王府旗下已经有了一个类似于商队的镖局“报急送”,倒是可以直接从镖局中抽调人手填充商队。

  草原上的稳定,对于朱由检来说至关重要,只有一个稳定的草原,才能源源不断的提供羊毛,支撑起自己的毛纺事业。

  相对羊毛的收购来说,毛纺厂的工人来源也是一个难题,毛纺虽然很简单,但是奈何如今还是原始落后的农业社会,能操作机械纺织的工人可不好找。朱由检估计最后还是要自己培养。不过现在成熟的毛纺机械还没有做出来,而内织造府抽调过来的匠户暂时还够用,所以这事儿只能先记下来,等毛纺机械量产以后再招新人,开培训班培养专门的工人。

  ……

  北京城在准备过年,朱由检心里在算账,而远在沈阳的奴儿哈赤却在准备战争。天启五年三月,奴儿哈赤迁都沈阳,遭到了手下诸王、贝勒、大臣的反对,所以一直在处理内部事务,如今内部平定,又恰逢柳河之战窥探到关宁军外强中干,其实不堪一击。于是,赶紧组织队伍准备去宁锦地区好好发上一笔。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