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三百二十七章 变故_杨家将之风流八少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辽国太子当老师。而且宋辽两国还正在军事对峙之中,再过不久,宋军可就要军发幽云了。

  陈庭延见他发呆,还以为是惊喜得呆住了呢,连忙上前拍了拍他的手臂,笑道:“贤侄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领旨谢恩?”

  如果自己不接旨的话,对方拿他也没有办法,大不了老子跑了就是!但是想到那个人,杨延融便决定走一遭,毕竟他可跟那人关系非浅啊!

  想到此,杨延融一把将圣旨抢了过来,笑道:“好,圣旨我接了!”

  那汉子这才裂开嘴,笑了起来,道:“陈先生,你即已接旨,那你如今可就是我大辽的少师了。在下宋折西,乃是景宗皇帝的贴身侍卫!不过,你这接旨的手段,可真是让在下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啊!”

  早先辽国开国之时,皇帝下圣旨的时候,及少要下面的臣子跪接的。不过到后来,随着契丹贵族阶层受到汉人文化的影响,对尊卑观念也是日渐加深,再也没有了敢站着接旨的臣子。这宋折西一生之中传过的圣旨没有一百道,也有八十道了,他还是头一次见到有人会一把将圣旨抢过去的。但想到对方乃是大辽第一才子的名头,所谓有才之人都行非常之事,如果杨延融还是老老实实的接圣旨的话,只怕他还会认为这人不过如此罢了!

  吴梅村这才走了上来,笑道:“三弟,正巧我也要回上京了。这下子,咱们就可以结伴而行,路上也不会觉得孤单了!对了,大哥也要进京了呢。咱们兄弟三人又可以喝喝酒,论论美人了,啊,原来弟妹也在这啊!呵呵,呵呵……”,说着转过头去偷偷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

  杨延融心里暗笑,对苏云卿使了一个眼色。聪明的苏云卿虽然心里奇怪得很,但还是点点头,不说什么了。

  杨延融的行礼早已准备妥当,吴梅村、陈守正又都是官宦子弟,根本就没有什么好准备的,他们二人都是上京国子监里面的学生,这次回去也是因为春学开学了。

  无论是宋朝,还是辽朝,都设有国子监。宋朝首都东京,陪都西京,以及南京,北京都有,辽国也是一样。

  上京监潢府即为辽国的首都,距幽州南京析津府甚远。此去路程不下一千里地。自幽州出关,要途经茫茫大草原,即使是快马行走,没有十余日根本就别想到。

  这一次的路上可就有点热闹了,刚出幽州城不久,杨延融居然又发现了李菲烟的身影,心想此人还真是阴魂不散啊,怎么我到哪里,她就跟到哪里来?

  杨延融虽然年纪是这行人中是小的,但他的身份却是最尊贵的,景宗皇帝钦封的太子少师,这个官职虽然是个虚衔,却已是从一品的大员了。乃是与少傅,少宝合称为三孤,地位仅次于正一品的三公即太师、太傅、太宝。

  这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