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00章 大树与小诗_青藤心事——中学时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字一顿的说道,“这应该说得是几个历史事件吧。1840-1842年的几件大事。”

  “哦?哪几件呢?说说看。”谭希玲鼓励的眼神看向唐霁,走下了讲台,是他自己想到的,还是,有人在帮忙呢?

  “林则徐,鸦片战争,琦善签订条约,奕山投降签《中英南京条约》割香港协定关税,赔偿2100元,从此,中国走上了半殖民地半封社会。”

  “啊?是这样嘛?”“不然你以为呢?”“我还以为历史课改成语文课了,要写诗了呢。”

  “我还以为是一个姓林的丫头不讲究卫生,把挖鼻子的牙签扔了,又不懂礼貌一扇子把鹦鹉给扇飞了,人鸟相看,你一眼我一眼,一人一半对着看呢。”苏磊的声音引得教室里一片哄堂大笑。

  “有才。”“我也是这想的。”“厉害呀苏磊。”

  “好,很好,确实是历史事件,”谭希玲笑着走回了讲台,指了指苏磊,“你的联想力很丰富,很适合学好历史。”

  “啊?”“还可以这样的呀。”“新鲜。”“不过,这林丫扔鼻签,我很喜欢。”

  “别吵,看,老师又写字了。”“又有新标记了。”

  “442.林鸦琦鼻签,奕山降英五,割香关税偿,中民二半半。”谭希玲在旁边又写了几行字,“现在,可以理解了嘛?”

  “哦。明白了。”“现在可以顺出来了,确实是唐霁说得那样。”

  “我们可以用这位同学记故事的方法,或顺口溜的方法,诸如此类的口诀的方法,来记这位同学刚才说的历史知识。”谭希玲指了指苏磊,又指了指唐霁,说道。这位,这位,自己都差点把自己绕晕了。

  “哦!”“明白了。”“这个方法好。”“老师,你有多少这样的诗呀,直接给我们吧。”

  “可以呀。”谭希玲笑笑,“接下来的课程,课后大家先尝试自己写口诀,作结构图,我会在下堂课前给大家分享的我的小诗和结构图,可以嘛?”

  “可以!”“好的。”“这样的方法,我很喜欢。”

  “这样的课程,我很喜欢。”凌濛初笑着摇了摇,“听故事,写诗,画大树。”

  “是的,这样的历史,我也喜欢。”王晓晓的声音从后面传来了。

  “和老文枯燥读课本相比,大家都很喜欢。”耿欣雨笑着,点了点何诗菱的肩膀,“这老师不错哦。“

  何诗菱笑着,看着她们,没有说话,不经意地看到凌初阳正倚墙看向这里……

  “叮——”下课铃声,响了起来。

  “这么快,就结束了?”“我怎么觉得,好像才刚上课似的呢?”

  “我们周六再见喽。等你们的杰作,小诗和小画了。”谭希玲笑着走下了讲台……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