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四章 尸沉寒井_午夜进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做我们只一行生意的,都知道冥钱和符纸的用意。这看起来不是水井,更像坟墓。

  我在水井周围转了转,猛然想到了那个睡意中模糊的女孩,顿时觉得后背发凉。

  我本打算快速离开,但强烈的好奇心又使我回来费好大力气挪开井口上的石头。

  伸着头向井里看,一股冷气涌出使我一哆嗦。

  真冷呀!

  伸着脑袋向向井里看,却什么也看不见。井口周围转了一圈,在角落里发现了一根绳子。顺着绳子走,来到了一颗桂花树下。

  我拿起散落在地上的绳子,绳子很长,也很结实。于是将绳子的另一头一点一点的放进了井里。

  当绳子全部都落下去的时候,将绳子拉上来,发现绳子最下边湿了,出去沾到水的部分和水深,从井口到有水的上边就三十来米。

  怎么会有这么深的井呀,之前从未见过。

  这井像一个深渊一样看着我,我心里有些害怕,但是我一想到刚刚在我梦里出现的那个全身湿漉漉的女孩,莫名的感觉到可能和着井有关。

  我壮壮胆子,决定要进去一探究竟。

  我趴在井口看了看,把绳子重新放进去,我开始探身抓绳进井里去。这井口刚好能容下我的身体。

  我胳膊缠绕着绳子,双脚刚好蹬到井边的墙上,这井井口还算宽敞,所以井里面也不潮湿,四周没有长任何植物,我也就毫无阻碍的继续向井深处去。

  我下的很快并且毫不费力,因为我家从事尸体行业,偶尔还会帮助人家去打捞掉在井里的尸体,二爹从小就训练我,所以这对我来说是简单至极。

  距离井口十米上下的时候,我的脚探了两三次探不到墙壁,我往下一看,四周变得开阔起来,足以盛下两个我。

  蹬不到墙壁,我只能双脚加紧绳子,胳膊一点一点的向下放绳子。我发现这井四周还在增大,下面的墙壁是斜着建的,好像陶渊明描写的桃花源,‘初及窄,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这……难道就是桃花墓?

  小的时候二爹给我说过桃花墓,上窄下宽,听他说好像是古代的一种能完好保存尸体的墓,因为出口窄,可以减少阳气的进入,而下面空间又足够大,空气流通,极大程度上减少了尸体的腐烂程度。

  但是这种墓一遇到自然灾害就会损毁,比如有洪灾引发的的泥石流,就足以淹没这种墓。

  老祖宗们也发现了这种墓的缺点,就改进了墓的结构,把上下宽窄换了换,把墓室空间缩小,形状类似于倒喇叭,所以称为“倒喇墓”。

  和桃花墓相比,倒喇墓墓室空间极小,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就小,而且墓四周的墙壁是斜着建成,可以让尸体的阴气顺着墙壁快速发散,消除阴气,这被称为“消阴”。

  从古代至今,大多数和尸体打交道的人都很注意“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