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0章 贾政_红楼之蓉哥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0章贾政

  贾蓉进入暖阁,阁里的摆设,帘笼是绫罗绸缎,灯台是鎏金镶嵌各色宝石。每一处都古朴雅致,低调奢华,处处彰显荣国府的贵族气派。

  靠窗边摆着一张黄花梨硬木架子床,床上卷起帐幔,一个锦衣华冠的中年人,正端坐床边,右臂搭着一个半新引枕,面带微笑的与一众清客闲谈。

  此人头戴软唐巾,身穿一件镶缁色边的茶褐色银条纱道服,内衬牙色汗褂,两脚穿着一双青白云纹履,轻轻踩在脚踏上。

  正惬意地摇着由竹篾编成、装饰着紫檀柄的道扇。

  乍一看去,颇有几分雅致的通玄之意。

  此人,便是荣国府的二老爷,大周从五品工部员外郎,贾政贾存周。

  除了贾政之外,厅上还有六七人,皆是手摇道扇,身穿各色轻纱道服,一派复古士大夫的装扮,透露出“通玄避暑”的意境。

  这是大周士大夫发起的“复古”运动。

  永兴朝以来,大周盛极一时,以江南等地为首的富商阶层,开始通过捐纳手段,取得从九品至正七品的官职,获取社会地位。

  然后富商阶层也模仿士大夫阶层穿起了绫罗锦缎,其服饰之精美,甚于士大夫之繁杂。僭越之事,屡禁不止。

  有人评价说:“无贵无贱,服者日盛。”

  这里的“贵”,指的是勋贵和官员们,而“贱”,则指的是富商和暴发户们。

  大周衣冠,有一个很重要的政治意义,就是“明尊卑、辩民族”。

  辩民族不必多说,引申含义就是“禁胡令”。“不得服两截胡衣。其辩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

  这是儒家传统的“严夷夏之防”。

  而大周衣冠另一个政治含义,就是明尊卑。将服饰与社会地位、职业挂钩。不同的社会阶层匹配何种的礼乐,都有严格的制度。从天子到奴婢,都有一套严格的礼仪制度。

  而现在,富商模仿士大夫的衣冠服饰,就让士大夫阶层感受到了威胁。

  这些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的暴发户贱民,有什么资格和勋贵高官们穿一样的衣服?这不是扰乱社会秩序吗!

  所以,大周士大夫阶层发起了“复古”运动。

  抛弃小帽,戴上了方巾。

  因为士人能和庶民一样戴小帽,而庶民却不能戴方巾,这就是所谓的“上得兼下,下不得僭上。”

  除此之外,以“复古”为理念,改造新的服饰,比如冠以汉、晋、唐、诸葛、东坡、纯阳等头巾。

  前明流行的小深衣、阳明衣、十八学士衣等,重新进入大周士大夫阶层。

  尤其是苏杭为首的江南,士大夫阶层的“服妖”,标新立异,穿红戴绿,男扮女装,让人惊叹咂舌。

  面对眼花缭乱的冠巾,富商们集体傻眼了。表示过于阳春白雪,根本追不上士大夫阶层的欣赏水平,还是可以标榜身份的方巾更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