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尽心上·第三十二节_孟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文】

  公孙丑曰:“诗曰‘不素餐兮’,君子之不耕而食,何也?”

  孟子曰:“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其子弟从之,则孝弟忠信。‘不素餐兮’,孰大于是?”

  【译文】

  公孙丑说:“《诗经》上说:‘不能白吃饭啊。’现在的君子却不耕种而有饮食,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说:“君子居住在这个国家,这个国家的君主任用他,那么国家就安定富裕、尊贵显荣;国家的少年弟子跟从他学,那么就会继承、友爱、忠实、诚信。比起‘白吃饭啊’,哪种作用更大?”

  【赏析】

  关于“不耕而食”这个问题,在《滕文公上》第四章里孟子就与陈相讨论过了,其中心是社会分工问题,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差别问题,那么,作为君子,就要行为于肯教、能教、愿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使更多的人能够做到会继承、友爱、忠实、诚信,那也就不负于“不耕而食”了。如果不能使国家就安定富裕、尊贵显荣;国家的少年弟子也不能跟从他学,那么他的“不耕而食”肯定是要遭到众人反对的。所以君子首先要尽心、知命,完成自己的职责,行为于自己的职责,才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君子。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