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50章 武将开疆拓土,文官治国安邦。_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预示着一个更加团结、强大的国家形象即将屹立于东方。

  正在大家讨论的兴起之时,原本其乐融融、弹冠相庆的大殿内,突然传来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

  “陛下,微臣有异议。”

  李世民听到这个熟悉的嗓音,嘴角忍不住抽动了一下。他深吸了一口气,目光下移,缓缓落到了魏征身上。

  “魏爱卿,有何见教?”

  魏征手持笏板,躬身道:

  “启奏陛下,臣以为大唐如今威震四周蛮夷,百姓们安居乐业,离不开将士们的浴血奋战,舍命搏杀,陛下为他们竖立大唐英烈纪念碑,无可厚非。臣身为大唐其中一员,亦是举双手双脚赞成。”

  魏征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随即抬起头环顾四周同僚,缓缓道:

  “我大唐自开国以来,素来是武将拼杀在前,文臣治国于后。”

  “武将开疆拓土,文官治国安邦,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故而,臣窃以为,此次纪念碑的建立,不应仅局限于颂扬武功,而应是武治与文教并重,方能彰显我大唐文武双全之国格。”

  魏征话锋一转,语气坚定而恳切:

  “臣建议,除却纪念英勇战死的将士,碑文中亦当记载那些在幕后运筹帷幄、安定邦国的文臣智者,以及在民生、教育、律法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贤士。”

  “如此,方能使后世知晓,大唐之强盛,非但有赖刀枪,更有赖笔墨;非但有勇士驰骋疆场,更有智者耕耘于庙堂。”

  魏征的话音刚落,朝堂之上一片静默,不少文官更是向魏征投去了感激的目光。

  太极殿内的气氛一时变得微妙起来。

  李世民凝视着魏征,眼神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开口道:

  “魏卿所言极是。”

  “大唐之繁荣昌盛,乃文韬武略并施之成效。纪念碑当不仅铭记武将之勇猛,亦须镌刻文臣之功勋。”

  此语一出,满朝文武皆心潮澎湃,脑海中不约而同地浮现出一座“直插云霄”的巍巍丰碑。与此同时,他们在心中暗自立下一个决心,从今往后发奋图强,力取将自己的名字铭刻于石碑之上。

  李世民沉思片刻,继续道:

  “文以载道,武以彰功。”

  “此碑于我大唐意义重大,朕决意特设碑文纂修组,由魏爱卿领衔,务使碑文内容周全且深刻,既颂武德,又彰文治,俾后世子孙明悉,大唐之盛世,乃无数文臣武将共同缔造。”

  魏征面色一肃,恭敬道:

  “微臣遵旨。”

  顷刻间,朝堂再次沸腾。

  文臣之中,那些饱学之士眼中更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这是他们施展才华,留名青史的绝佳机会。

  搞定了魏征这个“刺头”后,李世民长松了一口气,缓缓道:

  “至于石碑的选址督造事宜,则由房相负责,工部与户部尚书,从旁辅佐。”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房玄龄、段纶、戴胄纷纷朝李世民躬身行礼,恭敬道:

  “臣遵旨。”

  殿内的文武大臣们一听,都呆住了,随后一个个懊悔得直跺脚,后悔刚才没有提出好建议,白白错过了大好机会。

  先更一章,下一章明天再更新。

  祝愿诸位道友五一假期快乐。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