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84章 我家山长时常告诫我们。_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天花。

  眼瞅着李世民要查阅第二封信件,迫不及待的李长庚,赶紧上一步,躬身问道:

  “鄙人斗胆,敢问圣人。上一封信中可有恩师的消息?他老人家如今安康否?”

  李世民微笑颔首。

  “妙应真人一切安好,而且信上也有提到,孙真人已经找到治愈天花的方法了。”

  “待到孙真人返回长安,朕一定重重有赏。”

  刘长庚闻言大喜,躬身道:

  “多谢圣人告知。”

  李世民摆了摆手,微笑道:

  “长庚不必如此。”

  “对了,说到封赏,朕险些把封赏你的事给忘了。”

  听到李世民说要封赏自己,刘长庚连连摇头,躬身道:

  “启禀圣人,鄙人此次入宫为娘娘看病,乃是身为医者的本分,不是为了所谓的封赏。”

  “况且,这些时日鄙人在宫里抄录了不少医学典籍,已经是受了圣人莫大的恩惠了。若是圣人再加赏赐,鄙人实在是受之有愧,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李世民诶了一声,一甩长袖,微笑道:

  “诶,长庚此言差矣,以你救治皇后的功劳,岂是区区几本书册可以比拟的。”

  “朕又岂是那种赏罚不明之君呢?此事若是传出去,以后还有谁愿意为我大唐效死力呢!”

  “长庚啊!你就别推脱了。”

  刘长庚闻言愣了一下。

  李世民想要封赏他不假,但更重要的目的,还是想要借着封赏之名,将他留在宫中,就任太医令一职。

  而刘长庚如今,满脑子都是如何将医家发扬光大,哪有心思在宫里当那劳什子的太医令啊!

  心念电转间,刘长庚很快便有了决断。

  他面朝李世民再次躬身行礼,恭敬道:

  “医学院的大门口,有一座出自我家山长之手的石刻。那上面刻着“救死扶伤”这四个大字。”

  “山长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告诫医学院的所有学子和医师,救死扶伤是一个医者的天职。”

  “除此之外,我家山长还时常告诫我们,人除生死无大事,在面对病患时,医者不能有功利心。”

  “在下看来,正因为恩师和山长秉承着医学院的这则信条,他们才会在得知兰州城爆发瘟疫时,义无反顾地投身到了救死扶伤的伟大事业中去。”

  “恩师和山长能为了百姓不惜此身,鄙人忝为书院医师,又怎能厚颜收下圣人您的赏赐呢?”

  刘长庚说完,再次躬身行礼,言辞恳切道:

  “还请圣人收回成命,鄙人在此拜谢了。”

  立政殿内的众人,听到这里早已石化当场。

  此次若非刘长庚提起,李世民险些都要忘记秦府的那座书院了。

  李世民来回踱步,喃喃自语道:

  “救死扶伤是医者的天职?”

  “人除生死无大事,人除生死无大事....这小子看得倒是通透。”

  长孙皇后回过神来,起身朝刘长庚施了一礼。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本宫受教了。”

  刘长庚大惊,连忙侧身躲开,躬身拜道:

  “娘娘言重了,这些话都是山长所说,鄙人只是转述罢了。”

  长孙皇后微微颔首,心里哀叹一声。

  [人除生死无大事,如此看来,想要化解他和长孙家、高家的仇怨,绝非易事啊!

  与此同时,长孙皇后也从刘长庚的言语中,听出了弦外之音。

  刘长庚一口一个山长、书院、医师,显然并没有留在宫中任职的想法。

  于是,长孙皇后扯了扯李世民的衣角,柔声道:

  “陛下,大先生入宫时日也不短了,想来家中亲眷如今挂念得紧。不妨先让月婵将大先生送回秦府。”

  “至于赏赐嘛!依妾身看,陛下不妨命宫中内侍,将宫中所藏医术,全部抄录一份,赠予大先生。”

  “您看如何?”

  李世民喟叹一声,缓缓点头。

  “就依皇后所言。”

  刘长庚闻言大喜过望,躬身拜道:

  “鄙人谢圣人赏赐,谢娘娘赏赐。”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