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30章 官场愣头青!_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李世民和魏征上演明君贤臣的戏码时。

  太极殿里的一众大臣却炸开锅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刚刚房玄龄的奏疏里,明明白白的阐述了一件,与众人利益息息相关的大事。

  那就是房玄龄谏言,要将大唐各地的水泥路,承包出去。

  大致意思就是允许士族和商贾,跟朝廷承包修建水泥路,并且士族和商贾将拥有这条水泥路三十年的管理权。

  在这三十年内,士族或商贾可以向过路的商队收取过路费,作为回报。

  三十年后,水泥路收为国有,不再向任何人收取路费。

  不少大臣此时现在都各自打起了小算盘。

  琢磨着自己家族,要不要承包一条水泥路。

  毕竟这个买卖,只有修路的时候,投入比较大,但往后三十年基本不会有大的投入,家族就能一直收钱。

  这种细水长流的买卖,是最受士族和商贾追捧的。

  只是目前有两个问题,

  一是,修筑水泥路和承包费的具体花费是多少,如果两者太高,家族能不能拿出这笔钱财出来。

  二是,大唐目前哪条官道的商队最多,最值得承包。

  李世民坐回到了龙椅之后,朝一众朝臣说道:

  “诸位卿家,觉得房仆射的提议如何?”

  朝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很快便一个个的站出来躬身拜道:

  “臣,附议。”

  一时间附议之声,响彻了太极殿。

  毕竟大臣们又不傻,这个提议,对他们而言,明摆着是件细水长流好事。

  只要运作得当,他们都有机会获利,当然要同意了。

  李世民见状心情大好,于是笑道:

  “好,那么房仆射奏疏里的提到的承包制就这样定下了,等下次朝会诸卿家可以提议一下,路桥司的一位司长和两位副司长的人选。”

  “陛下圣明。”

  李世民没想到这承包制,居然如此顺利的便通过了朝议,一时间心情大好。

  他捋着短须,笑呵呵的问道:

  “诸位卿家,想来还记得刚刚段尚书的提议,可有人愿选择长安周边的某一郡县,先修筑一条水泥路吗?”

  殿内众人闻言,不由得露出了犹豫之色。

  毕竟这可是动辄几万贯,甚至十几万贯的事情,谁也不愿意仓促的就下决定。

  况且这么大一笔钱,不经过家族内部同意,几乎没有几家能够拿出来。

  而且能混进朝堂的,没一个笨的,谁都清楚,以后大唐能修的路有很多,不必急于一时。

  如今尚没有一个家族修过这么长的水泥路,谁也不知道一条几十上百里的水泥路,到底需要花费多少钱。

  所以在场众人,纷纷站在原地,眼神不断的打量着周围的同僚。

  长孙无忌在李世民提出这个问题后,就在心里反复思量,此事的利弊。

  正在他想要出班咬牙应下此事时,大殿中央却有一道声音响起。

  “陛下,臣愿出一万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