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7章 贤侄莫不是想悔婚?_我真没想在大唐搞事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中,毕竟他也是刚刚才知道陛下把公主许配给了秦明,不过想想秦明的才华,他很快就释然了。

  此时见李世民看自己,哪里还不知道,陛下这是在暗示自己,替他提问。

  于是房玄龄整理了一下思路,这才咳嗽了一声问道:

  “贤侄,伯伯想问你,你是怎么把妙应真人请到医学院任教的?你成立这医学院可是为了留下妙应真人?”

  秦明想了想便把自己当初和孙道长说的话,又重新说了一遍,包括把医学分科,让医师按照科目学医、就医,还把将来打算在长安城成立一家医院的想法,通通都讲了一遍。

  李世民几人听得都非常认真,过程里也被秦明的奇思妙想所折服。

  想象着以后长安城会有一家,秦明描绘中那样的医院,心里都非常的期待。

  可以想象医院建成后,一定能够吸引很多的患者赶往就医。毕竟这个时代,除了皇家,没有人能够把这么多的医者聚集在一起。

  而且按照秦明的规划,他以后甚至打算在整个大唐有名的州郡都开设这样的医院。如此一来,以后大唐百姓求医问药,肯定会方便很多。

  老话讲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只因古代看病实在太难了,主要还是医师难寻,大部分地方的医者也只懂些基础的方子,所以每年大唐各地因病而死的人占了一大半。

  可如果医院能够推行下去,那百姓的生存将更有保障。百姓生活安定了,那皇族的统治也会更加稳固。

  而且不止于此,如果医院的学子们将来纷纷出师的话,那对于各地疫病防治,也能起到重要作用,这对于现在的大唐太重要了。

  甚至如果此事能够达成,那可是足以名流千史,毕竟无论是医学院还是大唐医院,都开了历史先河。

  李世民现在想着,这事自己无论如何也得入一股。

  他觉得如果把大唐医院改名成贞观医院,那自己的年号岂不是也能跟着名垂千古,哪怕有一天自己不在了,但只要医院还在,那后世百姓岂不是就会一直念着自己这位皇帝的好。

  对于能给自己带来好名声的事,李世民可是一直都很热衷的。

  这样想着李世民眼珠转了转,便朝秦明说道:

  “贤侄啊,不知你这医学院是否还缺先生?”

  秦明闻言愣了愣,不知道李二这是什么意思,但还是老老实实回答道:

  “不敢欺瞒圣人,小生这医学院的先生确实不太够,不过这段时间,书院会继续高薪聘请医师过来。”

  李世民虽然对秦明的称呼,还是有些不满,但这个时候他也没有纠正,点了点头道:

  “既然如此,那朕倒是可以派一些太医署的医学博士过来医学院授课,而且这些人的薪酬可以由朕来出,不过朕有两个条件,不知贤侄能不能答应?”

  秦明闻言面上一喜,随着张文远逐渐在长安站住脚跟,暗中送来秦家庄的孤儿也越来越多了,这也导致医学院的学子没几天就会增加一些。

  只靠现在的先生肯定是不够的,就更不要说建立医院了。

  对于秦明来说医院可是自己的张保命符,他自然希望医院早点建起来。此时听到李世民愿意派太医署的医学博士过来授课,自然是高兴不已,于是他问道:

  “不知是何条件?陛下您说,只要小生能做到一定尽量满足。”

  李世民捋了捋短须,笑着说道:

  “第一个条件,你以后成立的医院,皇家要占五成的份子,当然建医院的钱财,皇家会按比例出。”

  秦明闻言点了点头道:

  “这个没有问题。陛下另一个条件是什么?”

  李世民闻言笑了笑,然后说道:

  “朕觉得贞观医院这个名字不错,希望将来贞观医院的牌匾由朕来提,不知贤侄意下如何?”

  秦明闻言愣了一下。

  自己刚刚明明说了是大唐医院,怎么一会儿的功夫就变成贞观医院了。

  不过他只是愣怔了一会儿,便明白了李二的心思。不过能用贞观医院这名字,对于秦明来说也算是好事,毕竟有李二亲自提的牌匾,自己又有大量的医师资源,想来也不会有人轻易得罪自己。

  于是他只是稍作犹豫便答应了下来。

  ……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