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_重生之工业狂潮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专业的事要有专业的人。

  在油气钻采方面,东华系、远东系,包括莱纳系没有人才储备。

  陈立东盘了盘,中层以上干部里,只有丁德信在油田干过,但他是动力机械专业,从简历上看,是长期在热电厂工作,所以还是在盘山那边呆着吧。

  陈立东手底下的机械仆从已经有二百多名,但是机械仆从们还不具备使用钻采平台的技能。

  从查到的资料看,阿吉普隶属双鹰国石油股份公司,长期从事海上石油勘探和开采业务,要不请他们的人过来?

  刚签订合同就出现了平台,变戏法也没这么快的。

  再说了,系统任务在身,必须培养自己的力量,邀人吧......

  使用金手指,最大的麻烦就是没法解释某些东西的来路。

  这一次,陈立东敢在这里具现钻采平台,是因为这是在海上,位置在高上堡南部几公里外。

  高上堡南部的滩涂被大舅哥承包下来进行人工养殖,在可视范围已经确保没有闲杂人等出现。

  时间上还处在初春,未到出海捕捞季,并且在远处,有机械仆从驾驶冲锋舟巡逻,避免哪个渔民吃饱了撑的,驾船遛弯,一不小心拐到这里。

  现在平台有了,开动这里的机器,还得请外人来。

  于是,这才王宏斌就联系了达庆油田。

  华夏三桶油,为啥不联系华夏海洋石油集团呢?

  当然是为了利益交换,投桃报李。

  另外,就是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碳,上杆子去请海油的人,海油会不会搭理?

  还好,王宏斌口才不错,“钱多人傻”的名号管用,达庆人也相当在线,双方一拍而和。

  达庆油田高层,抱着“在海外业务上占领一块”的打算,原打算去蒙兀国,或者中亚国家,根本没想过去海上玩。

  为啥?

  因为海上采油,成本太高了。

  打一口勘探井的成本,陆上石油、浅海石油、深海石油的比例为1:10:100。

  陆地上打井,上百万一眼,浅海就得上千万,深海的话没有几个亿下不来。

  陈立东弄出来的这个自升式钻井平台,功能完备、设备先进,对外出售的话,可以卖到四到五亿人民币。

  当然,许多钻采公司不会花巨资建造这样的平台,而是租。

  可租金也不便宜。

  一个海上平台连拆带装,再加上钻探的时间,至少半年,租金就要上千万,这还不算钻井的投入以及发现油气后建设采油平台的费用,所以海上采油,绝对不是随便玩玩的。

  达庆其实没有海上采油的经验。但是老话说,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作为华夏采油方面的老大哥,大庆一班人明白,未来石油博弈在辽阔的深海。

  这次既然王宏斌相邀,那就当练兵了。

  所以接到王宏斌的邀请后,他们非常重视,派副总贾兆安带队,从勘探部、设备部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