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40章 朱元璋见罗教授了_大明:发配岭南,你开发珠三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说到这里,罗教授顿了顿,没有再讲下去了。

  朱元璋眉毛一挑,问道:“怎么不继续了?”

  “皇上,接下来的话,草民怕皇上会不以为然。”罗教授十分坦诚。

  这才是一名学者的风范。

  有话就直说了。

  “说吧!”

  朱元璋看了一眼朱樉,笑道:“你是秦王的人,他就在这里,你无论说什么,朕都不会有任何怪罪。”

  罗教授也朝朱樉看了一眼,见到朱樉点头,他便朗声道:“皇上,草民以为,大明现有的律法,有几点不足之处。其一,不够灵活;其二,不够规范;其三,不够概括;其四,不能变通;其五,职权不明。”

  “什么?”

  朱元璋闻言大惊。

  几乎是拍案而起了!

  这可是他亲自参与制定的刑罚。

  可是,在罗教授看来,居然有这么多的漏洞?

  这五大漏洞,等于就是全盘否定了大明律啊!

  他怎能不震惊?

  其实朱元璋也知道,大明律或许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律法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总有不完美处,所以他才来找罗教授有了这一次谈话。

  但是,罗教授提出的这五点,却像是给了他一拳。

  朱元璋感觉被打到了痛处。

  所以,他的反应很大。

  朱樉连忙开口道:“父皇息怒,罗教授乃是学者,知无不言,而且言之有物,请听他说完。”

  “好,你给朕仔细说说!”朱元璋明显不高兴了。

  罗教授却侃侃而谈,因为这是他的专业,属于是那种聊起来就不困了,停不下来的那种,他朗声道:“首先,大明律中各罪行,除不赦罪之外,都没有一个明确的年限,应当规定一个大概的年限,并且保证其中的灵活性。另外,该流放为入狱,或者曰‘劳改’!”

  “何为劳改?”朱元璋不懂。

  朱樉便帮忙解释道:“父皇,这是儿臣想出的法子。按照大明律中的说法,有一些犯人需流放,并不监禁其人,实际上他人还是自由的,这样对犯人算是什么惩罚?所以儿臣将岭南所有的大牢都改成了工厂型的监狱,将这些犯人关在其中,每日都要劳作。而他们所劳作的收入,便归秦王府所有。如此一来,儿臣也有银子养着他们吃喝。”

  “这便是劳动改造的意思!”罗教授给朱樉的话,做了一个总结。

  朱元璋傻眼了。

  这样也行?

  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明初,洪武年间,大狱可不少。

  监狱里面犯人太多了,也是十分让人头痛的一件事情。

  古代倒也不是没有让犯人去干苦力的先例,但是因为局限性,往往都是去做一些挖山之类的事情,哪里像朱樉这样,直接把监狱变成工厂,让犯人去踩机器,而且能赚许多钱的?

  “他们都是犯人,何至于此?”朱元璋询问。

  意思就是,这些都是犯罪了的人,干嘛要对他们这么好?

  “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罗教授用一句话概括了,又说道:“而且,必须让百姓看到他们在犯了小错之后,都有改过的机会,才会避免他们铤而走险,而犯下更大的错。比如一个人,只是偷了一两银子,却因为畏惧法典,不敢入狱,怕入狱便是一辈子,所以便铤而走险,而去偷更多的银子,甚至想着已经身怀重罪了,不如干脆杀人……”

  朱元璋沉默了。

  因为,他发现罗教授的话,是对的。

  ……

  PS:持续发烧中,只能尽量保证不断更,求理解!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