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83章 变种_重回高考前,我在科学圈火爆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83章变种

  以现有材料数据为基础,结合着她推导出来的最大过载值上限为依凭,吴桐一步步推演着,选定方向,筛选掉错误选项···

  最终,吴桐得到了一种特种钢材。

  预测数据里,它的最大过载量会是目前航空钢材的三倍左右,有很好的拉抗性和抗热性,在极速破空高温状态下,仍然能够保持较强的力学特性,足以胜任吴桐对新型导弹材料的要求。

  以此为基础上,吴桐还顺手推导出了一个变种方向,具有较强的韧性和拉抗性、抗腐蚀能力,预测成本不会超过目前普通钢材的成本,却拥有至少能扛七八级地震的特种能力。

  国内不少地方都是地震高发版块,特别是川青宁,吴桐把这个方向做了特殊标记,预备后期加深推导,交由上面推广出去。

  材料模型设计好,制备工艺推导出大概,吴桐需要安排实验室,开始进行新材料实验。624所这里不是专业搞材料的,吴桐干脆求助老师,在京大研究所进行实验制备。

  “没问题,你大师兄也在上京,我让你大师兄帮我打辅助!实验数据,各步骤反映情况,完结实验,我再报给你!”成老一口应下。

  国内顶尖材料实验室,他负责的京大材料实验室绝对能算一个,少有地儿能比得上,他还是有这个自信的。

  吴桐托付给他的任务,保证完成。

  安全报备后,吴桐把推导的数据和制备方案传送给了老师,等待成老实验汇总数据发过来,再以此为基础,继续推导更精细的实验参数去改进制备工艺。

  循环往复三次,用了一周时间,直至制备出了达到她预期数据的特种钢材料,MC4。

  吴桐不在制备现场,没法立即督管更改,只能用这种更麻烦的方式。

  这种方式,才是成老一贯熟悉的材料制备流程,如吴桐一般一次性成形的,那是少有的奇迹。工艺完善,即刻投产。

  624所有有专门对接的军-工厂,负责加工生产,制备弹体。绝对可信的负责人许工也是技术出身,在华雁行的引荐下,许工来到了624所,与吴桐碰面。

  “许工,辛苦您专程过来了!”吴桐与来交接资料的许工亲切握手。

  “感谢吴总信任,把这样的重任交给我们113厂!”数据优越的新型特种钢材,许工眼中都是跃跃欲试的兴奋。技术性的革新,是他一直期待的。

  稍加寒暄,两人立即进入正题。

  “新型导弹对材料的过载要求比较高,我联合京大实验室,研发出一种针对新型导弹开发到特种钢材MC4,预期能将现在材料的过载数值提高三到四倍,来达到新型导弹对新型材料的需求。”吴桐和许工仔细梳理着制备工艺,了解着目前的工厂加工线情况,和许工一起交流改进方案。

  “···高温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