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四章:铸币与规范度量衡_大国将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试对我国施压。”

  “无妨。”韩侯摇头说道:“既赵成已意识到秦人的阴谋,纵使不敢告知公孙衍,也会阻止赵国对我国施压,单单魏国……寡人不惧。”

  顿了顿,他又说道:“姑且还是派人与少梁通个气吧,顺便问问韩章、暴鸢等人的进展。”

  “是!”申不害拱手而退。

  此后近一个月,魏赵两国与韩国仍为组建三晋联军一事争论不休,而此时的少梁,仍在紧锣密鼓的建设发展之中,而作为旧梁大夫,李郃这段时间更是忙地不可开交,连与梁姬通信都耽误了。

  要问忙什么,那自然是忙着铸币。

  一个正常的国家,绝不能没有流通货币,自王廙跟着田忌、孙膑一行人出使齐国后,李郃就在与墨践等人商量铸造他少梁的钱币。

  平心而论,铸币对于墨造局的巧匠而言并不难,难的在于如何锚定钱币的价值,说白了,即铸造出来的钱币到底价值多少,或者与什么东西挂钩。

  不解决这个问题,那就无法实现钱币的流通性,强行推行甚至会引起国家的崩溃。

  好在这件事上,少梁可以借鉴魏国乃是其他各国的经验,观天下各国的钱币,大多都锚定米粟,且注重‘农末俱利’,规定一石米的价格在‘三十钱’至‘八十钱’之间浮动。

  虽然少梁目前采取的是‘盐米官营’政策,甚至于因为配给制的关系,粮食根本没有所谓的‘市价’,但这并不妨碍少梁借鉴各国的经验,用粮食来锚定新铸的钱币。

  为了铸币之事,李郃在与东梁君商量之后,新设了一个‘铸币司’,名义上是挂靠在国相的管辖下,但实际上却与墨造局为邻,由狐费担任司长,日后负责调控钱币的多寡,又任命墨者石异担任铸令,具体负责钱币的设计、铸造。

  不过初代的钱币设计,李郃还是决定亲自把关,召来旧梁邑以及墨造局的主事、干部们,开了一场集思广益的会议,就连相里勤亦收到邀请。

  当今各国的货币,大致可分为布币、刀币、圜钱,还有类似贝壳的蚁鼻钱,考虑到流通的便利性、外加节省铸造成本,李郃最终决定采取类似秦、魏两国的圜钱,即中间有孔的圆钱。

  至于正背面的图案设计,李郃其实也考虑了不少,比如说印上人像,奈何冶造技术不达标只能放弃。

  最终在经过众人的商议后,李郃决定在圜钱的正面刻上‘少梁’二字,而北面则刻一个‘墨’字,以纪念墨者对少梁的诸多贡献。

  这番设计,可谓是让墨践等墨家弟子又惊喜又惶恐,惊喜于少梁对他墨家的重视,惶恐于此事史无前例,墨践、相里勤等几位钜子唯恐遭天下非议。

  但最终李郃还是拍定了此事。

  在李郃的支持下,不说负责铸币的墨者石异,就连墨践这位墨造局的局长,还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