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九十二章:韩国调停_大国将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细看罢书信,见信中内容果然如瑕阳君所言,不由得大恨,拍案怒道:“可恨这李郃身为魏人,竟坏我魏国大计!”

  瑕阳君低了低头,无动于衷。

  他倒不是要挑唆魏王怨恨李郃,只是他很清楚,魏王就算再怎么动怒,也无法动摇李郃在少梁的地位。

  片刻后,魏王逐渐冷静下来,问瑕阳君道:“庞涓在信中言及与秦国和谈,怎么回事?”

  瑕阳君拱手说道:“起因是王廙劝说李郃未果,那李郃坚守诺言,不愿抛弃秦军独自撤退,便叫王廙传话于我,倘若我大魏与秦国谈妥,双方罢兵,介时他再撤军,便不算违背昔日的承诺。……事后我与庞涓商量,庞涓亦认为,以目前其麾下军队的粮草、辎重,恐无法一举击退秦军,不如姑且先与秦国和谈,修养一年半载,再对秦国用兵。……王廙曾说,他少梁只承诺此次相助秦军,一旦嬴虔答应和谈,那么少梁的承诺也就履行完毕了,若他日我大魏与秦国再次交战,少梁将重新审视自身与魏、秦两国的邦交,未必会再次相助秦军。”

  魏王听罢默然不语。

  事实上,他恨不得叫庞涓立刻击败秦梁联军,先灭少梁、再攻秦国,但奈何庞涓在信中已明确指出,秦梁联军的实力远胜齐楚宋卫四国联军,单单对付秦国军队,他就得先准备大量的粮草与箭矢,倘若少梁再站在秦国那边,他魏国的胜算着实不大,除非有韩国相助。

  而问题就在于,韩国并不会全心全意地相助魏国,哪怕韩国抱着不愿秦国占据河东的考量参战,大概率也是像当初河西之战那样,私底下与少梁军队达成默契,到头来还是魏、秦两国相互消耗。

  基于这一点,庞涓主张先与秦国和谈,待休养生息一年半载,做好对秦国展开反击的准备,然后再对秦国用兵,一战而定,避免再出现像西河之战、河东之战这样的僵局。

  沉思良久,魏王终于点了点头:“好吧,寡人同意了,此事就由瑕阳君负责吧。”

  “是!”

  瑕阳君拱手而退。

  次日,瑕阳君便带着惠施出使韩国,在经过六日的路程后,终于在八月十九日抵达韩国的都城新郑。

  得知瑕阳君代表魏国出使而来,韩相申不害亲自到新郑城内的驿馆接见前者一行。

  只见在驿馆内的屋子里,申不害笑容可掬地问瑕阳君道:“瑕阳君此次前来,不知有何要事?”

  其实申不害是心知肚明的。

  毕竟早在一个月前,韩国就得知了秦将公孙壮率军从平阴渡河往北这件事,韩侯与申不害得知消息后,立刻就猜到公孙壮是打算袭击轵邑,切断庞涓的退路。

  记得当时君臣二人还商量了一阵,商量是否要告诉魏国,结果公孙壮一晚上就连续攻陷了河阳、轵邑二城,一日后韩侯与申不害得知此事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