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五十九章:霸主的底蕴_大国将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赵国撤回来的二十万军队已经抵达,就连韩国将领申差率领的八万援军也已抵达。

  这共济二十八万魏韩联军的抵达,让齐楚宋卫四国联军十分忌惮。

  齐将田朌与楚将景舍商议:“……魏韩联军长途跋涉而来,必然疲惫,我等当主动进兵,不可给他喘息之机!”

  景舍也是精通用兵之法的楚将,当即赞同田朌的建议,于是二人又联合宋国将领景敌、卫国将领公孙仓,集结二十几万联军朝着魏韩联军的驻地逼近。

  得知齐楚宋卫四国联军前来逼战,魏韩联军亦大为惊慌,毕竟就像田朌所言,他们两支军队刚到睢县,别说还未来得及建造营寨,甚至都还未进行协整,突然遭到四国联军的逼战,这如何作战?

  在商议时,魏将孙何、韩将申差都要求先率军后撤,避四国联军的锋芒,等到他两魏韩联军歇整完毕,再与其厮杀也不迟。

  但庞涓却驳斥了这个建议。

  庞涓对诸将说道:“今我魏国三面受敌,西面有秦梁联军进犯河东,北面有赵国仍试图夺回邯郸,南面则有齐楚宋卫四国联军,甚至于,田忌的军队也仍在卫国境内驻扎,静观我魏国的应对。此战拖得越久,就越发会助涨诸国军队的气焰。”

  因此他反对退让,主张不计伤亡,以最快、最强硬的方式击败齐楚宋卫四国联军。

  他的主张得到了瑕阳君的支持,随后孙何也被二人说服,只有韩国的将领申差仍有些犹豫,毕竟他韩国施行精兵制度,总共也就十几二十万军队,刨除韩举那尚驻扎在温邑的五万军队,国内只有十几万军队还被他带出来八万,若是伤亡过大,他如何向新郑交代?

  为了打消申差的迟疑,庞涓做出了承诺;待与四国联军作战时,魏军在前、韩军在后,尽可能减少韩军的伤亡。

  得到了庞涓如此承诺,申差也就答应了。

  于是乎,面对齐楚宋卫四国二十几万联军的逼战,庞涓率二十八万魏韩联军倾巢而动,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四月十二日,二十八万魏韩联军与二十几万齐楚宋卫四国联军在睢县的城郊展开了近几年来最大规模的厮杀。

  别看魏韩联军长途跋涉而来,士卒精疲力尽,可论士卒的战斗力,魏韩联军远远胜过齐楚宋三国军队——至于卫国军队,那纯粹就是凑数的。

  庞涓很清楚这件事,虽然他说的是不计伤亡,但这并不表示他盲目应战,事实上他事先就对齐楚宋卫四国联军做了一番剖析,瞄准了卫国军队这个联军中最薄弱的环节。

  待战争全面爆发后,他与瑕阳君、申差率魏韩联军主力顶住齐楚宋三国军队,委派孙何率一万名魏武卒迂回绕袭卫国军队。

  作为在四国联军中凑数的存在,卫国军队虽然也有三四万,但又如何挡得住一万名魏武卒的反切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