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六章:墨学治国_大国将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豫地说道:“此次我少梁之所以能击退秦国,全赖举国上下臣民团结一心,宁死不肯屈服于秦国,倘若‘兼爱’指的是兼爱我少梁的臣民,让我像对待兄弟姐妹那般对待国人,我为何不能接受?”

  墨践反而一愣。

  半晌他又问道:“那对待他国之人呢?”

  李郃笑着回道:“钜子也看到那些从河戎国投奔而来的难民了,在我少梁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一帮他们也并没有什么,甚至于,倘若这些河戎难民想要留在我少梁,愿意接受我少梁的法律,我也会一视同仁。”

  墨践点点头,又故意问道:“那若是进犯少梁的敌人呢?子梁会如何对待他们?”

  李郃也明白墨践是在考验他,但他并不在意,按照心中所想如实回答道:“首先,这些人是伤害我少梁的罪人,我纵使不杀他们,也要让他们用类似苦役的方式来偿清其罪行,倘若他们愿意用苦役抵偿罪行,诚心悔改,那我也并不会对他们赶尽杀绝。甚至于,倘若他们想要投奔我少梁,我也愿意接纳他们,并做到一视同仁,但前提是,这些人必须为之前对我少梁造成的伤亡与损失付出代价,倘若他们不愿悔改,那我也只能杀死他们,否则便是对我少梁臣民的不公。”

  听完这番话,墨践重重地点了点头,精神十分振奋。

  事实上,墨家学说天然就契合小国,有许多主张在李郃看来立刻就能推行。

  比如‘兼爱’,这与李郃主张的‘上下团结’毫不冲突,毕竟一个国家若内部不能团结,何谈发展?何谈兴旺?

  这次与秦国的战争,他少梁固然伤亡巨大,但也因此铸造了少梁上下团结、不畏强敌的信心。

  甚至在年后的重建后,李郃还准备进一步强化这份团结。

  再比如墨家提倡的‘明鬼’,虽然李郃是无神论者,但他并不排斥敬神、畏神,这并非迷信,而是一种约束——人只有对鬼神怀有敬畏,信仰‘举头三尺有神明’,才不敢去做一些伤天害理的事。

  就人性而言,这份约束要比道德的约束更加管用。

  再比如墨家提倡的‘非命’,即反对儒家的天命论,否定‘人有贵贱’,提倡‘人定胜天’、‘事在人为’,那李郃就更加认同了。

  或许是因为李郃与墨践谈地投机,二人的谈论吸引了许多墨者一同参与讨论。

  这些墨者越讨论越感觉惊奇,这天下还有居然有这般能深度接受他墨家思想的人?

  要知道,有不少墨者其实也对其墨家思想是否能得到各国的认同也抱有一些疑虑,比如在限制君王与权贵方面,这些都遭到了各国的抵制与反对。

  没想到并非墨家弟子的李郃,却比他们还坚信墨家学说完全可以用来治国,这让众墨者又震惊又自豪,连带着对李郃的印象亦大大提升。

  当然,李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