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正在成熟的桃子(1945—1949) 第九章(2)_毛泽东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毛泽东将可能战胜蒋介石,不管马歇尔怎样作为,即使让他自行其是也无济于事。但是,如果毛泽东在1945年作为政治领袖来造访白宫,而不只是作为遥远的命运之神悬浮于美国人的想象中,美国所受的震动将会小一些,所遭受的“损失”也不会引起如此强烈的不满。

  毛泽东的第一次出国应该是在S1岁时到美国,而不是56岁时去了苏俄。他在其后25年间与美国的关系或许不会这样痛苦地陷人泥潭,也不会被战争和战争的威胁所中断。

  抗战过去了,但和平却没有到来。紧张的气氛随着日本人的投降降临了。国共两党竞相受降,能从日本人手里接过枪就等于控制未来。为了这个,语气强硬的电报在毛泽东和蒋介石之间飞来飞去。

  其时蒋介石暂时占优势,毛泽东不得不让步。两大国际势力都站在蒋介石一边。美国的后勤援助,使蒋介石先于共产党接受日本投降。而莫斯科与蒋介石的政府签订的条约,则使毛泽东担心与国民党的内战将会长期而艰巨。

  因此,毛泽东决定赴重庆与蒋介石谈判。“鄙人巫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他以中国传统的礼节用语给蒋介石发了电报,“弟亦准备随即赴渝”。

  一些共产党的领导人反对毛泽东的重庆之行,认为没有美国对毛泽东在蒋介石领地的安全保证,和斯大林的强有力的斡旋,毛泽东就不应该前往。毛泽东告诉刘澜涛,他打算带着开放的心态去重庆。“签订协定这是以我的人身作保。”他对刘少奇强调自己的自由意志。他也告诉那些在延安参加完七大准备回去的同事:“回前线去战斗,不要为我在重庆的安全担心。实际上,你们的仗打得越好,我的安全越有保障,与蒋介石的谈判就越能成功。”

  I945年8月,依然是热情奔放的赫尔利飞赴延安接毛泽东。

  毛泽东生平第一次走上飞机,第一次公开进入蒋介石统治的地区。在向南飞的路程中,赫尔利对世界形势发表了看法,毛泽东则写了一首诗。

  毛泽东平生第一次不得不戴上帽子。当他戴着太阳帽下飞机时,有人认为这是他采取的安全措施。毛泽东的目光警觉而冷峻。自1938年日本人攻占汉口,重庆就成了国民党的基地。重庆是一座横跨长江的山城,这对毛泽东来说是新的景观。〔”〕他住在红岩区一条小巷中的一栋舒适房子里,蒋介石调派了一辆美国轿车供他使用。

  这是18年来毛泽东第一次不以土匪的身份进人一个城市。

  就像1927年在武汉,他的来到是合法的。有许多人前来拜访他,报纸提到他的名字时也没有诬蔑之词。

  毛泽东见到了老朋友,也见到了过去的对手。对所有这些人他都显示雍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