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70章 机敏又上道(两更合一)_燕辞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单慎闷声不响地,连喝了五盏茶。

  徐简并不催促,只陪着一块喝,一盏一盏给单慎续,一壶茶见底,他招招手,示意玄肃换茶。

  单大人整理思绪,架不住喝了不少,干脆起身:“上个茅房、上个茅房。”

  徐栢给他引路。

  正值日落时,天空黄一半灰一半。

  寒风拂面,单慎从暖和的花厅里出来,不由被吹得打了个寒颤。

  小腹憋得慌,而比这更憋的自然是他的心窝。

  这事儿不好办啊!

  旁的都不说,国公爷有一个词用得很对——无凭无据。

  当时,刘迅与钱浒各执一词,甭管单慎内心里怎么揣度耿保元的事,衙门查案都要一个证据。

  既然没有证据,衙门无法深入去查,彼时那状况也不可能深入,最终成了这样的结果。

  况且,查到底了又怎么样?

  除非人赃并获,把太子殿下与那位被劫持的小女子“抓获”在一处,还得是女方昏迷不醒或宁死不从,殿下堂而皇之、衣裳比陈米胡同里抬出来时也没多几件,才能定罪。

  要不然,歹事是耿保元做的。

  哪怕耿保元大喊“都是听了殿下的吩咐”,都不可能对皇太子论罪。

  殿下最多就是一个治下不严。

  在衣冠不整的舞娘、小尼姑群中,治下不严那都不算事了。

  这也是单慎当初瞒了的原因之一。

  现在,却都要翻出来……

  倒也不是什么“敢不敢”,而是“能不能”。

  就算多了一块耿保元的腰牌,案子的性质依旧如此。

  没有“人赃俱获”,查了等于没查,还得罪太子、惹恼圣上。

  单慎非常不看好这一步棋。

  其中利弊,凌晨在刑部衙门里,这么多人都分析了一遍了。

  可是,单慎知道,他现在在动摇。

  因为给他建议的人是辅国公。

  辅国公那人,有时候不着调,嘴巴损起来,单慎都自愧不如。

  毕竟他单府尹再怎么能骂,一般还是在自己衙门里,不似辅国公,人家敢在金銮殿大放厥词、阴阳怪气。

  但再怎么阴阳,辅国公从没有坑过他单慎,甚至,之前几次合作,辅国公出力不少。

  平心而论,单慎信任辅国公,若不然,他也不会接连两日来国公府上香拜佛。

  现在这香点了、佛拜了,菩萨给了指示,他若不照着办,以后还能有佛光照他身上吗?

  只是,为什么?

  单慎左思右想都没有想明白。

  绷着脸,他站在坑前放水,两眼放空着,倒是想起来了。

  之前也有过这样的事。

  没一个铺垫,直接带着他们寻到了王六年的落脚处;拿来一张画像,不说名姓不讲来历,只说是杀道衡的真凶,让顺天府就这么贴悬赏。

  谁都有自己的门路,辅国公有辅国公的门路。

  国公爷刚说了“具体的不能说”,也一定有他的考量在里头。

  说起来,前几日,诚意伯单独在御书房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