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一章 花鼓定音(一)_新中华春秋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简在帝心”、“圣眷正隆”,顾炎武自己也不晓得献王为何今rì事事都偏好自己,在众位学载五车的当朝大吏们面前讲学的荣耀实难消受啊。这时也想不了那么多,只好当仁不让地答道:“殿下,诸位大人,我大明皇陵自洪武二年始修,当年即有一碑,碑文本系太祖朝中翰林韦素所撰。洪武四年,皇陵尚未完工,太祖皇帝亲谒皇陵,发现此碑文‘儒臣有文饰’,不足为后世戒,这才决心亲自撰文,便是如今的碑文。”

  付明听罢微微颔首,这才向所有在场大臣训诫道:“太祖崛起布衣,奄奠海宇,统一华夏,纬武经文,西汉以后所未有也。吾辈当思祖宗基业来之不易,创业难,守业更难。方今天下乱事动荡之秋,孤自应因循祖训,布信义,行节俭,恢复我大明江山社稷。卿等当与孤同心共济,上下一心,大事况有不成乎?”

  众臣听罢,齐声领诺,付明这才领着群臣走出陵门。

  由于皇陵与中都从建筑时rì上是“先修陵后建都”,所以皇陵在建筑方向上有违封建陵墓向阳和正门偏斜的一般规律——皇陵北向中都,以北门为正门,斜向东北。

  付明出的是皇陵北门,进的自然是中都南门。被太祖称为“中天下而立,定四海之民”的大明中都凤阳府街道民居都是疲敝不堪,付明看得心酸,没再耽搁,便直接进入凤阳总督府。

  总督府的后花园内有一名字还算古雅的宽敞客厅,叫做“思微厅”,付明在此处召集众人开会。走了一上午,群臣中岁数大一点的老臣都有些疲倦,好在献王一声令下,所有人都坐了下来。大家虽然都知道献王向来尊师重道,礼贤下士,可在廷议中坐着说话,还都有些不太习惯这份“殊荣”。

  付明昨rì午后才到凤阳,此前还要在淮安安排北进徐州的相关事宜。自淮安随行的大臣有史可法、高弘图、姜曰广三位大学士以及第一近卫师统帅部的全体人员,包括正副参谋总长宋献策、黄宗羲,后勤总长张琛,军法部正副长官李睿、张子凌,政训部正副长官“二吴”——吴尾生、吴梅村等人。此外,吏部尚书张慎言、礼部尚书解学龙、左都御史徐石麒以及献王府军机处的封义铭、杨廷麟、陈子龙、沈宸荃等人奉谕都早在两天前就自扬州赶来。薛云飞令梁敏、徐勇率部镇守盱眙,本人也奉命同万元吉一同来到凤阳。

  以上所列名单中,除了宋献策因身份不便、李睿、张子凌、吴尾生、吴梅村等因品秩太低不能与会外,其他人都来到了“思微厅”。这是自从在“扬州会议”上定策北平两淮,南抚湖广后,献王麾下高级官员们首次在一起议事。会议开始时,因为适才的谒陵,还略显沉闷,可是当黄宗羲代表军方报告近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