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8章 理学泰斗发话_大明:开局被弃,永乐求我称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你想自由发挥么?”

  朱辰笑道:“可以吗?”

  徐老颔首:“自是可以的。”

  自由发挥,比起有辩题更难,对朱辰来说,其实是不利的。

  朱辰深吸了一口气,望着两岸上无数的人,郑重道:“徐老,犯了错要不要改?”

  徐老颔首:“先贤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朱辰大笑,近乎吼出声:“那大明朝为什么一错再错?”

  一句话,激起千层浪。

  两岸无数士子,顿时面色剧变。

  这里是应天府,这里是京师,可这位秀才,竟然在这种地方说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这是找死么?

  国子监的监生们,纷纷脸色一沉。

  徐邈郑重道:“有血性!等他被斗败后,我们上前,应该拒绝得再狠点。”

  他的话,获得了师弟们的一致赞同。

  老爷子面色一沉。

  纪纲心头一震,两个铁憨憨吓傻了,余学夔骇然不已。

  小红裙显得有些着急。

  那五位赶来的大儒,也露出一脸思索之色。

  谁都知道这句话的严重性,唯有解缙满脸欣赏:“说得好,大明朝为何要一错再错!”

  不愧是他解缙的学生,有血性!

  不愧是大明朝的皇太孙!

  解缙期待起太孙的表演了。

  徐旭也被这话说愣了,不过他毕竟是理学泰斗,并未有多大动摇:“大明错在哪了?”

  朱辰斩钉截铁,语气坚定:“商税为何不改?”

  徐旭不假思索:“太祖爷创立明朝,便设下税法,如何更改?太祖之法岂能改?”

  “那你们还口口声声为天下百姓着想,理学泰斗,就是这般为百姓着想的吗?”朱辰沉声道。

  这群腐儒,什么都好,就是固步自封,一切按照规矩办事,实在让人讨厌!

  也正因为这,才导致大明朝的毒瘤迟迟除不掉。

  朱辰继续道:“你们明知更改商税,就能使农税降低,天下大兴,可你们却不能为百姓违抗祖宗之命,你们这叫什么为百姓着想?”

  “因为你们重视名节,你们怕违背之后,身败名裂!所以无人敢开这道先河,只能让百姓继续承受这种痛苦。”

  “你们算什么狗屁大儒?百姓们尊敬读书人,处处优待,可你们成为大儒后,又为他们做了什么?”

  “这就是你们所谓的理学吗?”

  话音落下,徐旭又一次愣住了。

  他并未动怒,到了他这个年纪,再动怒已是极少了。

  而是开始仔细思考朱辰的话。

  徐旭的学问很深,他不会不明白,重农抑商给大明朝带来了什么。

  甚至,这个弊病,他比朱辰更加清晰!

  徐旭叹息道:“我的确清楚,可祖宗之法能改吗?”

  朱辰笑道:“为何不能改,理不外乎人心,万事由心,知行合一,心学讲,既然知道就要去做。”

  “否则,你与那些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腐儒有何区别?”

  徐旭的内心,并未被动摇。

  他的脸上,仍旧祥和:“知行合一,这个观点不错,但朱子有训曰:三纲五常,不可悖乱耶?”

  “君君臣臣,臣岂能犯君?”

  “父子父子,有父才有子,子岂敢不听从父耶?”

  “师者,达也,师若错,弟子能当众驳斥吗?”

  “同理,祖宗之法不可变,变则生未知之乱。”

  “三纲五常,存天理灭人欲,若万事由心,岂不乱了规矩?”

  徐旭喃喃的念着,一字一句,句句不停。

  花白的老头微微闭着眼睛,端坐在小亭中,脊背有些弯曲,若非他还振振有词,光这幅模样便像是睡着了。

  两岸,沿江,那些学子们顿时浑身一振,听得如痴如醉。

  有的,连忙拿出纸笔,手脚匆忙的记录着,仿佛生怕错过了一句。

  大儒讲课,何其难得?

  而这位徐老,可是比大儒更强的理学泰斗,是应天巨擘!

  若能理解其中只言片语,对科举何其有益也?

  金口玉言,莫过于此了。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