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二十章 靖康和议_宋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面的指示。

  粘罕见徐家兄弟对太原虎视眈眈,似无退兵之意,又命完颜娄宿将兵万余增援太原。徐家兄弟刺探到消息,这才引军南还泽州,在小西山安葬阵亡将士。徐卫趁这个机会,又行文给陕西宣抚使司,指出河中、绛、解、泽这一府三州之地,物产丰富,且多山河,宜固守,以为陕西屏障。又将马扩当日那套“以一府三州为陕西缓冲”的理论重申一次,建议派兵驻守此地。他预料到,朝廷下令班师是早晚的事情,此次招讨河东本是为了威慑李逆,如今目的已经达到,陕西方面肯定不日就将下令自己还师定戎。必须在命令下达之前,先把这事提出来,否则我带一万多弟兄出来,引六七千回去,连巴掌大的地方都没讨回来,我吃饱了撑的?

  果然,几天之后,李纲的命令就到了前线。“贼逆势大,未及恢复之时,当还师为宜。”对一府三州的归属问题,只字未提。作为军人,命令下达自当执行,可徐卫把李纲这道手令翻来覆去看几遍,最后判定,这不是一道严谨的军令。要么你就严令我撤回定戎,要么就明说留兵驻守,甚么叫“当还师为宜?”遂回书说,李金联军虽退,然河东境内多贼寇,恐怕得耽搁些时日。

  徐卫猜得没错,李纲接到他的上报后,深以为然。然而这时,朝廷命令撤军的公文已经到了京兆,李纲不便拒绝,因此下了这道莫摸棱两可的命令。同时又向朝廷上奏,陈述徐卫的意见,要求将一府三州之地纳入陕西管辖范围,派任官员司仪行政。同时建议,这块地区在军事上可以单独划作一路,任命帅臣领兵据守。

  可李纲的奏本前脚刚送进东京,金国使臣后脚就进了城门,这事就被搁置下来。泽州距离陕西有段距离,况且百姓大多逃散,徐家兄弟不可能在此一直等下去,补给就是一个大问题。李纲以河中府接壤同州,便命同州知州徐胜退守河中府,又命徐卫退守解州,方便补充粮草物资。

  徐卫临走之前,以河东义军总管的身份专门找来了各路义军领袖,指示他们,从今往后河东南部这些州县,是大有可为之地。官军虽然撤了,但你们可以“便宜行事”。马扩等人领会了他的意思,虎捷乡军前脚一撤,他们立即占据了城池,以免再度落入李植之手。有些性急的,居然跑到太原门口去占汾州辽州,结果被完颜活女打得大败而逃。

  到了二月开春,赵桓以尚书右丞黄潜善为计议使,与金国使臣展开和谈。女真人这回来,目的只有一个,休兵罢战,要求南朝把紫金虎的军队撤回陕西去。前线将士们打了胜仗,黄潜善这位谈判代表说话也就硬气了,你说我撤我就撤?河东是祖先遗留的基业,徐卫在大宋领土上有什么不对?

  

  请收藏:https://m.bqgii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